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多地景区“预约难”,咋破解?

李婕    2023-07-13 09:29:01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

“机票、酒店都订好了,连年假都请了,没想到门票总也抢不到!”“能不能成行,以前看交通,现在得看门票”……进入暑期,热门景区和场馆“预约难”“抢票难”狠占了一波热度。

不仅是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西安等地“不缺游客缺门票”的现象都十分突出。预约难,这还是个新事儿,该咋看?海妹跟您来聊聊。

一票难求,需求实在火爆

“景点的热度,简直比最近天气的温度还要高!”近期不少想要参观知名景区和场馆的朋友们,可能都有这个体会。

社交平台上,讨论声一片:有外地游客反映“人来了票没约上”,还有业内人士笑称“北京旅游从业者成为抢票‘机器’”;哪怕一份份“抢票日历”助攻,“啥也没捞着”的仍是大有人在。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室内博物馆门票预订量环比上月同期涨了3倍,全国海洋馆门票预订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4倍,部分场馆门票预约十分紧张。

“一票难求背后有喜有忧。”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副所长景俊美对海妹说,这一方面反映人们更加重视精神世界提升,文化休闲类需求增加,推动消费品质化;另一方面,大家还是集中奔着热点去,消费选择不够多元,同时,供给方在承接消费热潮方面还有所不足。

预约订票为啥难?因为需求实在火爆。

积累了3年的出游需求,在今年“五一”、暑假等各类假期迎来集中释放。去哪儿数据显示,6月23日后,暑期机票预订量进入快速增长期,7月首周为首个预订高峰,此后每周预订量都将维持在较高水平,预计将持续到8月13日后才会逐渐下降。

需求井喷且集中涌向部分目的地时,供需之间的矛盾凸显。其实,预约难,难住的不仅是游客,也考验着景点和城市的管理水平。

最近,多方已经推出举措,在扩大供给方面做文章。比如,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表示,颐和园、天坛等市属公园将动态调整放票量,及时将退票、爽约票回填票池,最大程度满足消费需求。

再如,北京不仅有故宫、国博、长城等知名景点,还有大量名人故居、历史遗迹、文化会馆等遍布城市空间。近期,一些网络平台上线了“趣玩”地图,除热门打卡地外还列出小众宝藏景点供旅客选择,深度挖掘休闲资源。

也有游客发现,在官方渠道抢不到的门票,有时却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或“黄牛”买到:还有的场馆,免费门票预约不到,收费的套票、特展则有余票;面对散客的票早早显示“售罄”,通过旅行社则可以买到票。

“面对预约难、订票难的问题,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科学调配资源,让服务更加细微立体,不给投机分子可乘之机。同时,开展必要的文化执法,打击市场乱象,净化市场环境。”景俊美说。

完善预约制,多些灵活调整

随着预约制走向常态化,暑期出行热,也引起各方对“预约”如何进一步完善的思考。

一方面,实行预约制,优点很明显:加强精细管理、提升景区品质、保护旅游资源、节省排队购票时间等。可以说,预约制和线上化是大势所趋。

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反映,预约常态化不宜“绝对化”,还应多一些灵活调整。

比如,莫把老人拒之门外。部分场所设置了老年人爱心服务窗口,可以办理现场购票,消费者希望类似做法可以普遍推广。

再如,在预约制之外增加一些灵活安排,以更好满足市民需求。“生活在城市,或是突然赶上好天气、或是偶得空闲,总有一时兴起、临时起意的时候,在当日预约参观量未达上限的情况下,作为城市公共资源的景区、文博场所等在预约、售票方面可以更加灵活,为市民保留一份随性和浪漫。”一位消费者说。近日,应对暑期参观高峰,有博物馆采取预约与免预约相结合的做法,就受到市民欢迎。

此外,预约服务要更精细、透明、便利消费者。“深夜抢票”一度在社交网络上形成热点话题,对此,有关专家建议,能不能把放票时间集中在白天?能不能合理分配,对接团队游客和散客的不同需求?在出行消费迅速攀升的背景下,相关方面能否及时评估市场变化,在承载范围内尽可能增加旺季门票的供给?

预约制下,对于大量免费场馆,消费者“先约了再说”的行为不同程度存在,此时不仅应把爽约票及时回填票池,还应做好测算评估,根据爽约票占比适当扩大门票的投放量。

“预约制终究只是一个手段,为大众提供品质化、人性化的服务才是目的。”景俊美说,作为城市公共资源的景区、文博场所应充分调度资源、做好精细服务,努力让乘兴而来的人们满意而归。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大江东|拆解电信网络诈骗:从洗脑开始,掏空你的钱袋
下一篇:近期高温天气是因为厄尔尼诺?专家解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