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各地气温持续攀升,特别是北方一些地区不断刷新高温历史纪录。高强度、持续性的炎热高温,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和户外活动带来挑战,也让电力、建筑、环卫、钢铁等行业的露天或高温作业人员,以及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都面临着高温“烤”验。
高温天气下,对身体健康应格外关注。高温下人体出汗多,本就容易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而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的紊乱还会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热射病也就是重症中暑,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在炎炎烈日下为生命健康撑起“防护伞”,是每个人应有的意识,也是社会各界与有关部门应尽的责任。
高温热浪来势汹汹,尤须做好重点行业领域、岗位人群防暑降温工作。加强高温作业及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有效防范职业性中暑事件的发生,不仅是对劳动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切实保障,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有关部门务必明确责任、紧密合作,既做好源头防控,同时强化事中监督和事后追责,织密劳动者防暑降温防护网。用人单位也要积极配合,落实好防暑降温主体责任,通过加强劳动安全保护、发放高温津贴等方式,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劳动权益。
在日常生活场景中,也要始终绷紧防暑这根弦。随着暑假到来,不少学生、家长选择外出旅行,享受假期的同时,晒伤、中暑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篮球、骑行等户外运动同样面临高温威胁。这启示我们,一方面,要在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防暑降温工作,学习掌握防暑避暑的相关知识并认真执行,儿童、孕妇以及有基础疾病的老人等中暑高危人群须尽量减少在中午高温时段外出。另一方面,如确需外出,提前备好防晒用品、电解质饮料和防暑药物,若出现持续性头痛、肌肉痉挛、呼吸浅快、恶心等情况务必及时就医。
做好高温天气下的安全防范,还要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高温天气很容易对农林业发展、食品安全、火灾消防等领域造成影响,妥善应对需凝聚各方合力。比如电力部门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各级医院、诊所做好应急准备、提升应急能力,守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全社会重视、行动起来,从各个方面堵住高温影响下可能暴露出来的漏洞,才能确保平安、平稳地度过又一个炎热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