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壶口瀑布、梅里雪山景区飞来寺、金沙江大湾观景平台、云南罗平九龙瀑布群……近段时间,多个景区被媒体曝光在沿线公路修建围墙,将风景挡了个严严实实,引发不小争议。目前,不少景区已经开始“拆墙”行动,还景于民。
面对网友质疑,相关景区对“修围墙”做出解释,不少都提到了“出于安全考虑”。客观而言,游客车辆在沿线公路随意停靠、逗留观景,可能阻碍交通,带来安全风险。尤其是公路途径的高山、峡谷地形复杂,游客聚集存在不小隐患。但完善安全措施与保留完整风景并不是对立面,正如有网友所言,“要安全可以加护栏,而不必建围墙”,如何让举措更妥帖值得进一步思考。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壮丽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的馈赠,具有公共属性和社会价值。景区开发运营有成本,提供服务收取门票本无可非议。但倘若为了营业收入而砌墙挡景,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公共利益的边界。短期来看,这种做法或许能够刺激“门票经济”,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上,这有可能“败好感”、“坏名声”,把发展之路越走越窄,难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进一步而言,对于景区来说,要实现长足发展并非只有收取门票这一种路径。2002年10月,5A级风景区杭州西湖景区宣布取消门票。免费开放带来巨大的客流量,极大带动了周边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产业发展。据统计,2019 年杭州旅游总人数达到 20813.7 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005 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十倍左右。桂林象鼻山、三亚鹿回头、湖州南浔古镇……近年来,各地越来越多景区选择“修炼内功”,在提升对游客吸引力的同时,也促进经营者逐步摆脱“门票依赖”,铆足干劲创新旅游产品、优化服务体验,进而推动了景区收入结构多元化,实现了发展的良性循环。
安全隐患客观存在,建墙显然不是最佳选择,各地还需另辟蹊径,拿出兼顾赏景与安全的两全之策。壶口瀑布景区拆除“安全墙”后,有关部门将在原路段加挂温馨提示音箱、增加交警巡逻等,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梅里雪山景区将对金沙江第一湾观景台免费开放,引导游客前往观景平台,减少路边停车赏景拍照现象;九龙瀑布在拆除沿线遮挡视线的围挡的同时,保留了波形护栏、防撞墩等生命防护设施。保障安全不能“一挡了之”,还景于民也不能“一拆了之”。坚持开放、分享的理念,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才是文旅事业长远发展的正确打开方式。
旅游业不仅关系到一地收益,更承担着塑造地方形象的作用。围墙建了可以拆,口碑坏了却很难挽回。各景区围墙的一建一拆,提示我们,唯有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打造丰富业态和优质服务,才能发挥自然禀赋的优势,有效壮大文旅产业,形成对游客持久稳定的吸引力,把流量变成“留量”,为地方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这正是:
开拓发展思路,用好自然禀赋。
不负无边光景,效益福祉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