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环境部政研中心”)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2)》。调查报告表明,我国公众普遍具备较强环境行为意愿,约八成以上受访者愿意践行各类绿色生活行为。与往年调查结果相比,公众在关注环境信息、践行绿色消费、分类投放垃圾、环保监督举报等多个方面行为表现均有提升。
公众对政府生态环保工作高度认可
环境部政研中心自2019年起每年跟踪调查评估公民生态环境行为状况,并发布年度调查报告,内容涵盖《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中的各类行为领域,既包括私人领域日常环境行为,也包括公共领域监督参与行为。通过开展系统科学的调查,全面了解公众环境行为状况、人群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促进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更有效地服务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调查发现,公众普遍具备较强环境行为意愿,但在不同领域实际行为表现存在差异。行为表现较好的领域是“呵护自然生态”“关注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产生”“节约能源资源”“选择低碳出行”和“分类投放垃圾”。行为表现一般的领域是“践行绿色消费”“参加环保实践”和“参与监督举报”。
多数人能在食品、服装、电子产品方面做到适度消费,不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23.3%的受访者“家中食品经常因为过期而被丢弃”,25.8%的受访者“经常购买很多衣服、鞋子却不常穿”,22.2%的受访者在旧的电子产品还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就会更换新款。
调查还发现,公众对政府生态环保工作高度认可,普遍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生态环保工作力度在不断增强。公众对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为满意,东部地区公众的满意程度最高。超六成公众认可其获得感和幸福感整体上因政府的生态环保工作在不断增强。
调查报告区分不同人群特征,根据个体在私人、公共领域的环保意愿和行为表现,识别出五类特点鲜明的典型人群:
环保爱好者占比21.9%,此类人群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均表现出“高意愿、高行为”特征。
独善其身者占比35.0%,此类人群在私人领域环境行为表现较好,但在公共领域行动力较弱,呈现“高意愿,高私人领域行为”特点。
公共参与者占比16.3%,此类人群在公共领域环境行为表现较好,但在私人领域表现一般,呈现“高意愿,高公共领域行为”特点。
行动不足者占比8.1%,此类人群表现出“高意愿、低行为”特点,即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行为表现均较差,尤其是在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表现更差。
消极旁观者占比18.7%,此类人群呈现“低意愿、低行为”特点,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均表现较差,既缺乏采取环境行为的意愿,也缺乏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
在践行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等方面有可提升空间
我国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景目标之一。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既能从公众生活端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能倒逼生产方式实现绿色转型,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推动公众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环境部政研中心同时发布的公众绿色生活方式比较研究报告,提出以下建议:
推动完善绿色消费相关制度供给。围绕绿色消费所进行的采购、制造、流通、使用、回收等各环节,厘清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消费者等各主体责任义务。制定经济激励政策鼓励各类资本扩大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供给,制定绿色低碳产品清单和购买指南,为公众了解和购买绿色产品创造条件。推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的回收利用。
推动构建更加友好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基于公众绿色低碳出行面临的系列障碍因素,包括轨道交通站点距离和换乘路径便捷程度、时间不稳定、共享单车少等,改善绿色出行服务体验。
探索建立垃圾分类激励引导机制。在健全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体系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垃圾分类激励引导机制,有效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宣教工作,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兴媒体平台,以生动的方式向公众讲清楚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如何做垃圾分类,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公众垃圾分类的意识。
以志愿服务带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积极培育绿色生活相关主题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大力挖掘、策划和培育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如节约资源能源、绿色出行等议题,调动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正向溢出效应,影响和带动更多公众参与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