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今日开播

2023-06-19 09:18:28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

6月18日,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开播仪式在北京举行。

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曹淑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杨小伟,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中宣部理论局局长徐李孙,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等出席开播仪式。

《中国智慧中国行》将于6月18日21:20起在江苏、北京、天津、河北、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甘肃、新疆10家省级卫视和芒果TV、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重点网络视听平台同步推出,并将在其他省级卫视陆续播出。

曹淑敏在开播仪式上指出,《中国智慧中国行》是一档优秀的电视理论节目,做到了“三个贯通”: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节目贯通了古与今;从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到鲜活生动的基层实践,节目贯通了知与行;从中国故事讲述到国际视角解读,节目贯通了中与外。该节目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创作行动,做到了“三个聚合”:节目聚合了各方力量,聚合了各方智慧,也聚合了系统资源,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的一次大合唱。

《中国智慧中国行》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局、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该节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两个结合”中的“第二个结合”,从“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十个代表中华文明智慧结晶的重要理念展开,既追本溯源,深度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流变,更借古开今,深入阐释“第二个结合”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

在精准阐述理论的同时,节目创新呈现方式,融入诗词歌赋、书法篆刻、戏曲武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给人以文化的熏陶和美的享受,生动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伟大实践。

节目组组建了6个外拍摄制团队,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达成行程近10万公里,拍摄了25条寻访短片;3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30多位国内知名高校青年代表,100多位全国各地青年观众参与节目录制。

杨小伟在讲话中指出,要发挥好电视理论节目作用,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张爱军在讲话中指出,希望通过《中国智慧中国行》,使广大观众更加深入学习了解中华文明历史、深入理解把握“两个结合”,为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凝聚磅礴力量。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孟非对《中国智慧中国行》主创人员和参与节目录制的嘉宾代表进行了访谈。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表示,非常高兴能以题写片名和十个主题词的方式,参与到这档节目的创作中来,《中国智慧中国行》把很多传统文化元素都有机融入其中,是对中华文化一次非常成功的创新传播。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郝立新表示,这档节目的成功推出,是对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大众化传播的一次成功实践,是通俗理论节目的精品之作。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说:“《中国智慧中国行》中,有大量的典型案例,每一个都令我印象深刻。当我跟随镜头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穿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在我面前,我对于中国的认识就更加全面,对于中国制度优势的理解就更加深刻。”

北京大学学生侯卓成表示,在现场参与节目录制时,就感觉这档节目很有青春气质,感觉是上了一堂堂融贯古今、融通中外的大课。《中国智慧中国行》主持人、来自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赵丹军说:“在与不同嘉宾交流过程中,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了更立体、更深入的了解,希望通过这档节目,将我切身感受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招聘人才,偏好学历不如关注能力| 人民锐见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