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目前,全球猴痘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近期亚洲国家有病例增多的趋势,对我国也产生了一些影响,个别城市出现了少数病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日前组织专家对猴痘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我国不断加强猴痘疫情监测。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施国庆介绍,去年5月,多国发生猴痘疫情后,我国高度重视,国家疾控局及时组织风险评估,基于疫情风险来建立监测系统。
感染猴痘后有哪些症状?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猴痘的早期症状与流感症状有点相近,比如发烧、畏寒、寒颤、头痛、肌肉酸痛、乏力,有些人会感觉到没精神甚至嗜睡。3天左右后就会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皮疹主要出现在头面部、四肢、生殖器、肛门周围。有些人可能还会在口腔、眼睛出现皮疹和疱疹,个别人可能会发生脑炎。如果出现这类症状,要及时就医,请医生帮忙排查是否感染了猴痘。
感染猴痘如何治疗?李侗曾说,大多数猴痘病例都是普通型和轻型,可以自愈。猴痘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比如发烧,用退热药,多补充一些液体;出现疼痛,可以使用一些镇痛药物。身上痘疹、疱疹破了之后,可以用碘伏、酒精擦拭、消毒,预防继发感染。如果发生皮肤继发感染,使用抗生素来抗感染治疗。极少数重症病例出现脑炎的,按照脑炎去治疗。对于一些免疫缺陷特别严重的病例,国外会尝试用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
猴痘的传播途径是什么?李侗曾说,猴痘的传染源是患病的动物和人。患病动物的疱疹液、体液会通过人的破损皮肤或者粘膜传染病毒,抓伤、咬伤人也可以感染病毒。最近一年来更多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者的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体液都有传染性,接触了健康人破损的皮肤或者黏膜就有可能传染。当近距离长时间的接触感染者时,可能会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此外,被感染者的疱疹液体污染的物品,短时间内也有传染性,其他人有皮肤损伤或黏膜部位接触后,也有被感染的风险。
如何预防猴痘?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吕繁说,首先,要避免接触有不明原因皮疹、发热、猴痘样症状的人员,避免接触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其次,出境旅游,特别是去这些既往流行区,要避免接触当地野生动物,防止接触它们的分泌物、血液、病变组织渗出物以及它们污染的物品及环境。第三,如果有可疑的接触史,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在接触后的21天内要自我观察,发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就医、及时检测。这期间,建议减少与同伴的密切接触,保护好自己的同伴。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都要高度重视猴痘,加强自我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风险。同时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国家高度重视猴痘疫情防控,不断优化完善相关防控政策策略,积极推进宣传检测、防控救治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