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效明显——刚刚落幕的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透露的一组数字引发关注:2022年,金融业占上海GDP总量达19.3%,约8627亿元,占比近五分之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李云泽评价:10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金融总量大幅跃升,市场格局日趋完善,核心功能持续增强,深化改革蹄疾步稳,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地位更加凸显。
核心功能持续增强,服务实体能效不断提高
上海金融业的持续增长,得益于其核心功能的持续增强。
金融要素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上海已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的地区之一,货币、股票、债券、期货、票据、外汇、黄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齐备。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再保险的“国际板”建设又正式启动,将面向全球开展再保险业务交易。
从纵向看,2022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额达293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成交额分别增长7.6%、12.6%和23.8%。
从横向看,2022年,上海证券市场首发募资额全球第一,现货黄金交易量、原油期货市场规模均居世界前三。
登陆资本市场是科创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一步,科创板正在打通科创企业上市融资的“最后一公里”。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2.0、做市商制度等相继推出,支持科技创新的上市包容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品牌示范效应、科创成长效应逐步显现,也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奠定坚实基础。截至5月末,科创板上市企业528家,累计首发募集资金8223.6亿元,总市值6.7万亿元。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效不断提高。
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根本任务是服务实体经济。上海金融机构集聚,在竞争中服务能效不断提升。
银行信贷是科创企业融资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科技履约贷”“科创助力贷”等科技专属信贷产品持续完善,形成了专利许可收益质押融资模式、科创企业专属评级授信模型等创新成果。截至2022年末,上海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52%。2022年,市融资担保中心共承做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规模同比增长45%,其中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占比约为57%。
注重发挥科技保险作用,扶持国家战略产业,也是上海金融的特色。上海积极发挥科技保险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风险管理功能。截至2022年底,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万亿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累计为176个重点创新项目承保,为集成电路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资管能力加速提升,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
管理资本的能力和总量,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另一个评价维度。上海在打造国际资管高地上也有重要突破。
资产管理是连接实体经济和金融资本的桥梁。上海高度重视资产管理行业发展,2021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打造成为亚洲资产管理的重要枢纽,迈入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城市前列。
目前,上海资产管理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各类资产管理规模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其中公募基金、保险资产管理占全国比重达三分之一,特别是权益类基金规模占全国近二分之一,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居全国首位。上海集聚了一批资管龙头机构,资管产品体系日益丰富,金融人才储备也较为充足,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介绍,我国有公募基金管理公司143家,其中62家总部放在上海,占比是43%。上海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占全国的39%,“可以说,上海是我们国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最重要的据点。另外,外资独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我国一共有38家,有36家总部放在上海。”近几年,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业绩表现也比较优秀,管理资产规模呈现较大增长,快于其他类型资产管理人管理的资产规模的增长,一共管理了850亿元资金,而在两年前,这一数据仅为500亿元。
截至目前,有80余家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参与上海QFLP试点,近60家参与QDLP试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38家外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WFOE PFM),有32家落户上海。全球排名前20的资管机构,已有17家在沪设立主体并展业。全国首家外资独资公募基金贝莱德、首家从合资转为外资独资的公募基金上投摩根等先后落沪。
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服务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海正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近年来,上海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重点机构和平台引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率先探索,走在全国前列。”上海财大校长助理、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说。
2021年8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确立“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地位目标。2021年10月,《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意见》发布,提出七方面24项举措。2022年7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施行,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要立法成果。
上海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依托金融市场集聚优势,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如首单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首单低碳转型绿色公司债、首单碳中和绿色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等陆续发行。另外,在沪发行了一系列绿色指数,如中证800 ESG债券指数、上证180碳效率指数、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等。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获批第一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目前,上海正积极申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绿色金融先行先试。
同时,上海积极稳步推进碳金融市场发展。依托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上海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质押、碳基金、碳回购、碳信托、借碳等方面取得突破,积累了有益经验。推出的碳配额远期产品,是全国首个中央对手清算的标准化碳远期产品。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沪启动上线交易,为引导资源更多投向低碳发展领域提供了有效路径。
打造多层次的绿色金融组织机构体系,上海正完善绿色金融服务。2020年,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在沪揭牌运营,聚焦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此外,在沪金融机构陆续设立服务绿色金融发展的专业部门或专营团队。截至2022年12月末,上海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8423.9亿元,同比增长39.4%,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32个百分点。
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互联互通,打造“一带一路”投融资中心
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是上海的目标。
近年来,上海依托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对接“一带一路”金融服务需求,加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和互联互通,不断加强金融机构能力建设,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投融资中心。
跨境金融服务能级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底,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发生资金往来折合人民币达3.8万亿元。上海市企业和银行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发生跨境人民币资金往来收支超过12万亿元。“一带一路”CIPS参与者共314家,覆盖49个国家和地区。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扩展。截至2022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一带一路”债券累计发行29单,发行规模268.4亿元,涵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等发行主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有50家机构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4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63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持债规模达1.5万亿元。
境内外金融双向开放深入推进。截至2022年末,银行间外汇市场已有17个“一带一路”货币对挂牌交易,2022年交易规模达447亿元人民币。陆续上市低硫燃料油、原油、20号胶、国际铜等国际化期货,原油期货境外参与者来自新加坡、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号胶期货已成为东南亚国家农业市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在沪金融市场参股的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推出首只人民币计价ETF产品。哈萨克斯坦、莫斯科、巴西、南非、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交易所加入中国投资信息平台,进一步强化了信息数据合作与产品创新。
截至2022年末,“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已在沪设立5家外资法人银行、20家各类外资银行分行和9家外资银行代表处。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一带一路”贷款余额折合人民币约651.2亿元,涉及30多个沿线国家和地区;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一带一路”贷款余额折合人民币约394.8亿元。
锚定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引领者、服务绿色低碳转型的示范样板、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的试验区目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走得更实、更“特”、更开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