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网络文学在亚洲地区传播发展报告》发布,其中一组数据引发关注——去年,中国网文出海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人民币,累计向海外输送网文作品16000余部,海外用户超过1.5亿人。
若将目光投向更大范围,中国网络文学业已受到世界各国读者欢迎。《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中国网文海外读者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海外本土作者60余万。中国网文何以“圈粉”海内外?“内容+传播”是法宝,辛勤耕耘是必需。
丰富多样的内容,是亮眼数据的扎实底座。与人们固有印象中“网文都是穿越仙侠、悬浮霸总、天马行空”不同,历经20多年快速发展,中国网络文学已经进入深耕内容和广度的新阶段。你可以在《老兵新警》里读到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生活,可以在《关键路径》里读到科技范儿十足的飞机制造过程,还可以在《嗨,古建修复师先生》《他以时间为名》读到非遗传承故事……无论是传统强项幻想题材、聚焦生活的现实题材,还是望向传统的历史题材,中国网络文学内容的覆盖面日益拓宽,满足了不同“口味”的读者群体。
题材范围枝繁叶茂还不够,佳作频出才能形成关注热点。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才能让海外读者成为中国网文的“自来水”。推出内容质量过硬、题材领域广泛的好作品,已经成为行业公认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来自读者的好口碑正在累积。《许你万丈光芒好》等多部作品,海外阅读量过亿。另一方面,专业机构认可度也在不断攀升。《大国重工》《大医凌然》等16部中国网文作品被收录进大英图书馆中文馆藏书目,囊括科幻、历史、现实、奇幻等多种题材,凸显了海外专业人士的认可。
“原来这部剧是网文改编的!”不少读者也注意到,网络文学正在悄悄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源头。以最为突出的影视改编为例,《斗罗大陆》《锦心似玉》《雪中悍刀行》等剧集登录国内外主流视频网站。不只作品层面,为避免“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国网络文学正在顺应文学艺术发展趋势,探索构建多维传播矩阵。比如采取“生态出海”模式,不仅翻译作品,还联合海外平台策划内容、进行IP衍化,让网络文学更好实现“跨文化传播”,引发当地读者观众的共鸣。
小小文学作品,折射出巨大文化能量。在杭州白马湖畔,中国网络文学产业博览会的舞台区、沙龙区、签售区等多种特色板块,吸引许多海内外粉丝驻足观看,打卡留念,参与互动。可看、可玩、可交流、可体验的文化互动现场,让人们沉浸在由文学搭建起的沟通平台中。而在线上,不少外国读者自发建立兴趣小组,讨论中国网文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儒道、美食、武侠、茶艺,以及人见人爱的熊猫,等等。热情的讨论、走心的评价,折射着中国网络文学的蓬勃生机,印证着以艺通心的文化力量。
应该认识到,不管文艺形式怎样变化,打动人心的永远是好内容、好故事。这是艺术的规律,也是网络文学创作者、从业者应该秉持的理念。也必须要看到,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还有不少亟待补足的地方。比如,创作者水平不足、精品佳作数量有限,“三俗”、同质化现象、不正当竞争、不良粉丝文化等问题,还有待我们共同探讨、努力解决,如此才能更好扬帆起航,带动中国网文走向远方。
说到底,深厚的传统、昂扬的时代、多彩的生活,是网络文学讲好故事最深厚的底气。有了这样的依托,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网络文学把好故事讲出滋味、讲出深意,继续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这正是:
文学架起沟通桥,以艺通心获认可。
打磨精品多用力,扬帆出海前景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