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的深圳艳阳里,鱼翔浅底、白鹭成群的茅洲河是热闹深圳城区里的自然美景,两岸的居民沿岸跑步健身,一派生机和谐的景象。从污染超标的黑臭水体到清澈见底的河道,这便是深圳茅洲河流域近五年的“焕新”之路。
在第52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环保行业头部企业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新环境”)通过深圳市茅洲河干流上游段管养项目,向《中国能源报》记者展示了最新城市生态环境提升成果。
作为一家综合环境服务商,清新环境多年以来深入参与到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当中,用实际行动助力宜居城市建设。但在清新环境董事会秘书兼资本运营部总经理秦坤看来,不能止步于过去成就,面向“十四五”,环保行业正面临着商业模式革新、业务拓展、气候危机等一系列新挑战,环保服务市场也将迎来全新的变局。
水务服务促进人水和谐生态
为填补流域内污水处理能力空缺,清新环境旗下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水咨询”)在深完成了10余座市政污水处理等水质净化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将曾经黑臭的水体逐步改造成为清澈河流。
《中国能源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茅洲河流域人口可达到452万人,曾经日均污水产生量高达103万吨,其中干流上游段长度可达13.01公里,贯穿深圳、东莞等多市。2021年,茅洲河更是入选了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提名案例。
在茅洲河干流上游段管养项目中,深水咨询创新尝试“物业+专业+合资公司”的物管模式,实现“水务+园林”专业融合,以公园化管理打造碧道管养新示范,同时打造了茅洲河智慧管控平台,探索劳动密集型管养工作的信息化转型,提高项目管控决策支持力度。
深圳市茅洲河干流上游段管养项目正是深水咨询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过去几年来,深水咨询还参与了松岗水质净化厂二期BOT项目、荔枝公园综合管理服务项目、观澜河干流管养项目等多个典型城市服务、智慧水务案例。
深水咨询作为清新环境水务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围绕水环境上下游延伸,多元化发展,目前已形成“工程建设全过程咨询、水务市政设施运营和环保设施建设运营”三大业务板块,每年提供咨询服务的项目超过1000个。
推动城市水务市场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业内专家也向《中国能源报》记者坦言,尽管有过去多年的行业积累,当前环保行业也正面临着新的时代形势。“环保行业进入‘十四五’后,环保商业模式逐步从‘工程型’转变为‘产品型’和‘技术解决方案型’这一变化趋势。随着央企国企带动的行政区域和行业市场的整合浪潮,以及区域环境质量和工业清洁生产的更高需求,围绕‘一企、 一园、一城’的综合环境治理需求愈加明显。”秦坤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清新环境资本运营部投资者关系总监廖鹏飞则认为,当前城市水务服务还面临着诸多难点痛点,一方面,整体宏观环境对政府支付能力带来影响,另一方面是此前“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以工程驱动高速增长的业务模式已告一段落,传统环保业务市场需求逐渐降低,面向“十四五”怎样拓展新型业务、开拓新业务模式等是保证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面对这一目标,技术创新成为了关键。廖鹏飞进一步指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深水咨询,紧跟清新环境的科研奋进步伐,目前已具备各类资质90余项,其中行业最高资质近20项,申请知识产权约400项,通过技术创新,深水咨询正不断强化其绿色竞争力。不仅如此,在深水咨询科研实力的强力支撑下,清新环境水务板块正在开展污水厂集群智慧化和智慧供水的工业化示范,同时在进行零碳工厂、硫铁自养反硝化等低碳水处理工艺、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清新环境水务板块基本完成了以“西南为中枢,粤港澳湾区为重点,并向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城市群扩张”的战略发展目标。
时至目前,清新环境已围绕“双碳”目标,以“生态化、低碳化、资源化”三化战略为引领,构建了“气、水、固、土、能” 协同服务的综合环境服务平台。
直面水网建设复杂新挑战
在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了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提出我国基本水情存在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的特点,与此同时全国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2。
为此,《纲要》明确提出,应加快构建国家水网,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更需要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面向突出的供需矛盾和复杂的水问题,在秦坤看来,这对我国城市水务服务行业发展来说不仅是挑战更将是机遇。“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水务基础设施应该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水网建设纲要的发布对于整个水务板块未来十年的发展,实际上起到了利好作用。”
在此情况下,秦坤指出,城市水务服务需要更多应对措施,以应对未来挑战。首先,水务基础设施应该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水务基础设施应该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同时,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水务基础设施还需要提高抗灾能力。最后,水务基础设施应该促进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包括推广水资源保护意识、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助力保障长期的水资源供应,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