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迎接世界环境日,各地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寇江泽 孙源源    2023-06-07 16:17:50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新环保法规定的环境日,今年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连日来,多地区多部门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传递出一个共同理念: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凝心聚力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多地区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环境日主题活动

第十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拉开帷幕。活动以“美丽北京,十年有你”为主线,集中推出14项线上线下生态环境主题宣传和公众参与活动,展示美丽北京建设成果,邀请胡同里的老北京人、“环保明星”、生态环境志愿者等讲述生态环境变化,号召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在鄂尔多斯市举行。活动聚焦自治区生态安全屏障和黄河生态保护重点工作,设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展板,邀请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参观零碳产业园,多形式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3年六五环境日广东省主场活动举办。活动上,举行了命名授牌仪式,向“广东省十佳污染防治攻坚战典型案例”等多个典型案例和优秀事例颁发证书。同时,组织为期一个月的环保宣传活动,开展全省103家环保设施单位集中向公众开放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聚焦应对塑料污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在北京主办“塑战速决”2023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指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需要系统性变革,从生产到消费,从原材料获取、产品设计和生产,到替代品研发,再到完善回收利用,涉及塑料整个生命周期。塑料污染治理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和每个消费者积极响应,提出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世界环境日是如何诞生的?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会议最后形成并公布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会议建议将大会开幕日这天作为“世界环境日”。1972年10月,第二十七届联合国大会确立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一组组环境监测数据,印证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0年来,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57%,地级及以上城市2020年至2022年连续3年PM2.5浓度值,都降到世卫组织所确定的35微克/立方米第一阶段过渡值以下,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我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10年来,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3.8个百分点,2022年达到了87.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长江干流连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提高17.6个百分点。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10年来,我国顺利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持续加强生态保护,我国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陆域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累计建立近万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碳库”储量越来越大。

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今年1—4月,全国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0.4%,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这说明,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难度明显加大。”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总体来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还远没到喘口气、歇歇脚、松松劲的时候,必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环境质量改善的势头巩固住。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庆祝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成立五周年音乐会放歌北京
下一篇:我在蓝厅 | 海洋是全世界的公共财产,不是日本的“下水道”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