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终身负责、责任倒查,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时间检验丨人民锐见

江奕凇    2023-05-23 09:37:04    人民日报评论

近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安机关全面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和错案责任倒查制度,完善案件评查等问题发现机制,建立常态化执法责任倒查机制。这一安排,是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贯穿于执法活动全流程的应有之义,也是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事实上,此前执法过错纠正和责任追究制度已经在探索中逐步推进落实。2015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提出,“建立冤假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制”。2016年修订施行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明确,“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错案,不受执法过错责任人单位、职务、职级变动或者退休的影响,终身追究执法过错责任”。

根据此次公安部通报的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的新成效,相关制度由“建立健全”转向“全面实行”,凸显了推行的决心和力度;从“冤假错案”扩大到“办案质量”,实现了从部分案件到办案全程的“全覆盖”追责。让确保办案质量成为执法人员的终身责任,让错案责任倒查成为避免执法失当的高悬利剑、长鸣警钟,有助于进一步扎紧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制度笼子

制之有衡,行之有度。完善执法制度体系,推动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能够进一步彰显执法权威和执法公信力。一方面,公安机关身处执法办案第一线,执法标准是否严格、执法程序是否规范、执法方式是否文明,备受各方关注。终身负责、责任倒查,正是对执法不作为、乱作为和趋利执法、选择性执法等行为的有效约束和震慑。

另一方面,一些冤假错案之所以纠正难度较大,一个重要原因是从侦查办案到起诉审判的链条涉及人物众多、事件复杂。公安机关处于办案流程前端,对于办案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紧盯源头治理、抓住关键环节,时刻以“查旧账”的责任意识倒逼侦查办案提质增效,才能不断加固防范冤假错案的制度链条。

以刚性制度安排确保每一次办案“零疑点”、每一次执法“无瑕疵”,每一起案件经得起法律、时间和全社会的检验,符合人们心中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办案“全程留痕”,环节“随时回溯”,全面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和错案责任倒查制度,为执法办案安上了一道“责任制”紧箍,也为全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了一个“重量级”砝码。

着眼未来,持续深化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和执法责任制改革,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一以贯之将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融入公安执法全过程,定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让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基石更加巩固。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今日公映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