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2023年健康体重大会”日前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呼吁公众重视超重、肥胖带来的危害,保持健康体重。
据介绍,肥胖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种慢性疾病,还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业务一部主任方旭东给出了减肥“三个合适”的建议:一是合适的目标。减肥应将目标设定在合理范围内,更多关注体脂率的变化。二是合适的方法。每个人适合的方法不一样,要根据身体状况、工作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运动方式,比如不建议上夜班工作到很晚的人起来晨跑等,同时注重有氧和力量训练结合。三是合适的执行。减重不难,难的是减重后能继续保持健康体重。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梅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身体肌肉量会下降,容易积累更多的脂肪。如果减重时不进行力量锻炼,那么在减少身体脂肪的同时,还会损失身体肌肉质量,导致减肥效果大打折扣。王梅指出,增加肌肉含量有利于提高人体静息代谢率,可以更好地控制体重。有研究发现,每天额外花费20分钟进行力量训练远比花费相同时间进行有氧运动的人拥有更苗条的腹部。提高人体的肌肉力量和肌肉体积,还能够增加骨密度及预防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病,改善心脏功能,提高血脂代谢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预防肥胖的关键是保持能量平衡。糖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盲目断糖、戒碳水并不可取。钟凯说,糖只是影响体重的因素之一,也只是众多膳食因素之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人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应小于50g,最好在25g以下。如果控制在这个水平,还发生肥胖,那就要从其他膳食因素找答案。“无糖”并不代表一定没有热量,有些无糖食品虽然用甜味剂代替了糖,可吃进去的东西还是有热量的,吃太多还是会长胖,比如无糖糕点等。甜味剂也不是减肥药,而只是减糖的一种选择。不能因为有了无糖、0糖食品和饮料,就放松对饮食的控制。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表示,父母肥胖的家庭中,往往孩子肥胖的情况也比较多,而且儿童时期肥胖的话,成年以后大概率也会超重肥胖。马冠生建议家长重视孩子的体重问题,要做到认识到位、监测到位、营养到位、运动到位和呵护到位,助力孩子保持健康体重。
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与健康分会、中国营养学会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分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健康传播分会、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等8家机构,联合发布了《健康体重 健康未来——儿童青少年健康体重社区行动倡议》。倡议内容包括:加强健康知识传播,利用社区多种平台,加强儿童健康体重科普内容传播;邀请专业机构人员开展健康科普或咨询活动;公示社区周边健康配套设施,鼓励和引导儿童青少年增加身体活动和合理选择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