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一间斗室、数万珍宝、千载岁月,尽在这里诉说…… | 睡前聊一会儿

燕陆    2023-04-20 09:25:22    人民日报评论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每年的4月1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国际古迹遗址日”,今年的主题是“变革中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文化遗产在变革中的数字新机遇。

穿过漫漫黄沙,山崖上的敦煌莫高窟显现眼前。跟着光标行走其间,可以沉浸式感受木楼伫立、室藏万卷的震撼场景,近距离观赏色彩鲜艳的壁画、斑驳厚重的碑文;还可以穿越到不同朝代与历史人物互动,亲身经历藏经洞开凿后1000多年间的兴衰变迁……昨天,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的“数字藏经洞”正式上线。不用前往敦煌,随时随地动动手指就能在数字世界里回望敦煌的历史、亲历文化的盛景,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提出莫高窟数字化“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发展理念。从上线“数字敦煌”资源库,访问用户遍布78个国家,累计访问量超过1950万余次,到上线“云游敦煌”小程序,吸引超过2亿人次参与线上互动,再到“数字藏经洞”带来全新体验……经过30多年的数字化实践,今天的敦煌莫高窟屡屡上“线”入“云”、破“屏”出“圈”,回应了社会大众多样化、多场景的文化需求。

敦煌的数字化历程,折射出数字支点撬动更“活”更“火”文化体验的共同路径——一开始是以图片、视频为主的“平面”数字化形态,后来变为轻交互的“三维”数字化形态,再到如今主打高拟真、参与式交互体验的“沉浸”数字化形态。文化遗产一直滋养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尤其是数字化技术和文化遗产资源的融合探索愈发深入,数字文博的发展更上层楼,不断为人们创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文化新体验。

数字技术融入文博,敦煌只是一个缩影。“全景故宫”“数字多宝阁”等展示平台,把热门博物馆、珍贵文物搬上“云端”;借助互动网页、小程序,不仅可以游览古老的长城、西安城墙,还能沉浸式参与修复工作;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艾雯雯”、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文夭夭”等文博馆所的数字代言人,让导览讲解有了新的打开方式……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陈、传播带来创新路径。这些数字化的展示方式,可以弥补部分观众无法亲临现场的遗憾,还能提供比现场更丰富的观感体验。通过重建场景、沉浸式观展、云游体验等新鲜有趣的形式,让文物“开口说话”,在家中“云游四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引发更多人的共鸣。

除了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数字技术也在将文物“护起来”“传下去”等方面大显身手。一方面,以科技手段助力文化遗产保护正日益成为新趋势。数码显微技术、三维虚拟技术等数字化手段,为文献典籍、遗址遗迹等文化遗产的高难度修复、动态监测等提供解决方案,为学术研究和多元利用提供更多可能。作为基于游戏科技打造的“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的案例表明,游戏科技正在发挥游戏之外的更大价值,值得相关方面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生态脆弱的旅游景区或是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数字旅游提供了畅游和保护的双赢解决方案。从采集、存储,到修复、还原,再到传播、推广,可以说,数字技术为文物保护利用的全流程、各环节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新空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数字技术正在更深更远地影响我们的文化生活。通过科技的方式让文化遗产丰满起来、生动起来,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其承载的文化价值、文化理念更好传承、深入人心。通过数字技术,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更多人见得到、看得懂、记得住,我们定能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使古老的中华文明代代赓续、熠熠生辉。

这正是:

线上看,云端观,科技为文化赋能。

活起来,火起来,文化为科技铸魂。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非法集资案连续三年下降,这些“套路”仍需提防!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