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与“一带一路”建设高端论坛举办

丁雅诵    2023-04-17 09:55:02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

为深化“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文明交流互鉴,加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体系建设,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日前,“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与‘一带一路’建设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高校与学术研究机构的文、史、哲、翻译、传播及法治文化领域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共同探讨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体系建设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文明交流互鉴。

论坛期间,“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最新成果《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术语》发布。《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术语》为中英对照,挑选百余条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经典术语,从思想理念、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三个维度生动、系统地展示传统法治文化的优秀内容,为建构中国法治话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供理论素材。

据了解,今年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启动实施第十年。十年来,术语工程统筹推进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研究阐释、推广传播、传承教育,同时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术语图书国际版权合作。工程已在国内外出版系列图书170多种,被全球150余家图书馆收藏,并与“一带一路”沿线3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38个语种国际版权合作,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刘宏表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在拓展国际传播渠道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通过国际出版合作、文化交流、海外翻译人才培训等多种形式,促进了中华思想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推进了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及应用,提升了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据悉,“中华思想术语传播工程”正全面推进二期建设,将持续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助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在蓝厅 | 坚持战略自主,将会赢得更多尊重、更多的朋友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