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的复杂智力劳动,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线不确定性和结果难预测性等特点。只有充分尊重科学研究的自身规律,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评价激励导向不合理、科研经费管理“过细过死”、经费使用及报销繁杂、非科研业务占用时间较多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一度严重束缚了广大科研人员的手脚,成为阻碍科技创新的一大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自201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作出一系列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行动,为其“放权松绑”。2018年7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切实精简人才“帽子”,明确主管部门、用人单位要逐步取消入选人才计划与薪酬待遇和职称评定等直接挂钩的做法。2021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从预算编制、经费拨付和使用、审计监督等各环节进行了一次“全链条式放权”,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管理自主权。2022年8月,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确保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少于4/5,有利于青年科研人员从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沉下心做研究。
这些改革举措一脉相承、精准务实,落地实施后取得显著成效,极大调动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智有所值,劳有所得”。例如,以往一些地方和部门要求科研人员将科研费用分为很多科目,比如设备费、材料费、国际交流合作费等,申报手续繁琐、过程繁杂,令不少科研人员“伤脑筋”。新政策提出将预算科目从9个以上精简为3个,将设备费等预算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等。一位科研人员就表示,自己的课题组因此受益。课题执行期间,管理部门在财务报销和审计、科研仪器设备采购、验收结题等方面简化项目管理,发放减负放权“套餐包”,“这些举措让课题团队从填报表、跑审批等复杂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研究中,有力推动了课题进展。”
然而,创造良好科研创新环境并非一蹴而就。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还需不断优化项目研究全流程服务,完善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帮助他们专注学科建设及本领域研究。客观地说,当前仍然存在一些非学术性、不必要的“不合理负担”。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为满足管理部门要求,部分青年科研人员花了不少时间写材料。由于论文、帽子等因素对科研人员薪酬等的影响,“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仍面临一些困境,科研人员迫切希望加强落实减负措施的力度。解决好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细化减负的具体方式,持续推动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另一方面也要及时通过后续的“减负行动”来查漏补缺,该改的坚决改彻底、该放的坚决放到位。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必须真正把人才的需求、成长放在第一位。相信在相关部门的进一步督促推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贴心政策出台实施,并转化为实际动力,激励科研人员有勇气、有耐心、有动力投身基础研究,产出更多更好的原创性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