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呼吁人们进一步了解天气、气候、水的状况,更好应对气候变化。当天,各地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相关科普宣传活动。
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周宁芳说,目前,全球极端天气过程更加频繁,强度大,范围广,往往几种灾害性天气并发。其中,高温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早,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均不断刷新纪录。寒潮等冷空气活动也比较频繁。
周宁芳说,随着全球变暖,大气中水分含量增大,全球持续性降水过程、局地极端性暴雨增多,强度增大。由于降水分布不均,以前干旱少雨的地方现在可能会出现强降水,以前降水多的地方现在可能持续少雨。旱涝同时发生的概率在增加,同一地区旱涝急转时有发生。
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指出:“近年来全球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在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广发、强发和并发,气候异常状况更加持久和频繁,更多区域在遭遇更多的复合极端事件,小概率高影响气候突变事件风险剧增。”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增强,受此影响,全球降水格局在改变,大气环流调整规律更为复杂,高温干旱复合型灾害多发,影响领域不断扩展。”国家气候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李威说。
周兵介绍,全球变暖影响水循环过程,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降水极端异常事件频发,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使地表径流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洪涝多发、干旱频现、生态恶化等水资源危机。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日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指出,实现气候韧性发展,需要将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结合起来。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统筹发展和安全对防范气象灾害风险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攻克极端天气的预报预警难题,加强极端天气无缝隙预报预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李建说。
气象部门正在努力提升天气预报精准度。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全球最大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值预报模式。
周兵认为,公众应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这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比如,减少食物浪费,节水节电,选用节能家电,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