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当阅读有了朋友,当好书有了知音 | 睡前聊一会儿

戴林峰    2023-03-24 09:52:21    人民日报评论

书评渐成即时“弹幕”,读书心得随处分享……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交与阅读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我们从“量化”的阅读时长排行榜中了解朋友们的“嗜书指数”,在虚拟的“共读小组”里与书友隔屏交流感受思考,读书已不再是埋首故纸堆的孤独,每翻一页都如同“扎”进了人声鼎沸的论坛,推着我们从“灯火纸窗修竹里”的“阅独”空间,踏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共读”场域。

阅读具有社交属性,“书非借不能读也”,中国古代文人早已籍此形成阅读“社交圈”。北宋时期,丞相苏颂以书宴客,赋诗曰:“有客过我门,开颜喜相见。贫居何以待?案上书千卷。”工部员外郎王钦臣每获新书都命人精心誊抄两份,其中一份“专以借人及子弟观之”;龙图阁直学士宋敏求藏书之巨达三万卷,因“士大夫喜读书者,多居其侧,以便于借置故也”,以致家宅附近地价暴涨翻番。明代诗人李如一则提出“天下好书,当与天下读书人共读之”的共享思想,还为此营建了专供公开借阅的藏书楼。

读书人以书会友,可哪怕是一座藏书楼,辐射的空间终究有限。虚拟空间无远弗届,兴趣相投的阅读者更容易找寻到彼此。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达79.6%。与此同时,某知名阅读网站累计评论数已近亿条,逾100部作品的评论数超过100万条,最高一部达1200万条;另一款知名阅读软件的年笔记个数突破5.7亿。

从读“纸”到刷“屏”,书评弹幕既保留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传统,又实现了数字阅读社交空间的建构与重塑。书友们时而讨论、时而共情,以阅读为载体分享观点,以“指”代笔做书摘、写批注,最大程度还原了“纸书”的阅读体验。阅读的体验与感受,知识点的补充与拓展,延伸出的思考与启示,甚至是“吐槽”与“段子”……读者在众声喧哗又趣味横生的海量书评弹幕中,品读到不同的人对同一段文字的别样体会。

社交化阅读在共时中共情,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作者与读者的界限。网络文学盛行的当下,热门作品的评论区往往很热闹。当读者有所质疑时,有的作者亲自下场“挽尊”,耐心解释作品构思理念;当读者捕捉到常识性“硬伤”时,很多作者第一时间更正,并在“段评”里告知“已改”;在“文字弹幕”尤为密集的小说页面中,一些作者会主动与读者讨论续更情节走向。越来越多读者以共同创作的形式完成了自我呈现,兼具了信息接受者、知识传播者乃至文化创造者的身份认同。

共读引发共鸣,共情凝聚共识。如今,“要不要读书”早已有了答案,人们似乎更关注“为什么要一群人一起读书”“择和谁一起读书”。毕竟,社交化阅读不只是技术延伸的结果,还隐喻着我们当下的状态,包含了对待生活的态度。当读者在好友关系中引入阅读这一维度后,我们就可以透过书单走近老友们隐秘的精神世界,通讯录里也可能会多出几位可以一起谈天说地的朋友。

正如小说《岛上书店》所讲的那样:“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

这正是: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读书不如众读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这些惠台措施,让台胞台企“很受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