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发布会暨“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研讨会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在致辞中表示,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牢记领袖嘱托,坚持走前列、做先锋,全面实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建设工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成立“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明新形态研究院”,举办“中国式现代化”系列高端论坛,深入研究、深刻阐释、深度宣传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重大原则、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实践要求,不断推动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和人大力量。
据介绍,“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的出版是一项厚重的基础性、创新性成果。丛书主旨鲜明,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关键词和聚焦点,系统化研究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理论逻辑、实践问题、未来方向,深刻解读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丛书主题突出,基于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多角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从哪来、怎么走、向何处去的问题,努力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丛书主线清晰,通篇贯穿“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立场观点方法,着力探索构建以自主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积极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艾平表示,当前,我们把弘扬和传承延安精神的光荣使命融入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首要任务之中,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表示,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国家图书馆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精神,通过举办展览和宣介活动、设置专题学习展示区等多种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将陈列在国家图书馆的“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专题学习展示区,把这套丛书作为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读本,更好地组织开展系列阅读学习和宣传推广活动。
研讨发言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为题做了分享。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以“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发言,提出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需要把握的三方面内容。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顾海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进行发言,讨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拓展。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原副院长马卫防,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韩震,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熙国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丛书作者代表发言环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严金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选择与变迁”“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建设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与世界历史意义”等主题进行研讨。
据悉,2022年10月以来,中国人民大学陆续出版“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目前已出版16卷。丛书凝聚校内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团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