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除了全国两会,上海媒体还有一个高频词:“大虹桥”——3月1日,2023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工作现场会举行;3月2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启动建设两周年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成果相关情况……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从苏南长江口经上海市域一直延伸到杭州湾北岸,总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核心区151平方公里。在这里,人们从虹桥国际机场飞向世界,从高铁虹桥站奔向全国;在这里,京沪、沪渝、沈海、沪昆、沪崇数条高速公路相互交汇,贯通南北东西;在这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逐年登场,全球客商云集,在中国庞大的市场寻觅商机及合作伙伴,溢出效应与日俱增……这是一座沟通世界的彩虹桥——因此,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布局之一。
两年前,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两年多来,阶段性成果已经显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以占长三角三省一市不到2%的区域面积,贡献出近10%的经济总量。同时,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核心承载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经济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累计吸引和培育总部类企业500多家。
沪苏浙皖,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烟雨江南”。这里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烟雨江南”愈发紧紧“抱成团”。一方面,上海的龙头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另一方面,苏浙皖三省广阔的城市群成为推动长三角发展的强劲羽翼。
龙头与羽翼,若是相互“掣肘”、划地为牢,显然飞不起来。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振翅高飞。当前,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从全局视角出发,不断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优势互补。烟雨江南紧抱成团,三省一市同频共振,共同拥有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
春江水暖鸭先知,哪里创业政策好、营商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企业前来扎根兴业。很多入驻虹桥商务区的企业,开始享受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便利,从开拓国内市场,到奔向国际市场,他们发现,“虹桥”名副其实,正让世界、让市场,变得很近。
上周,还有一则新闻引发关注——连接上海11号线的苏州地铁11号线试运行,预计于今年年中开通。许多网友笑言:中午吃大闸蟹、晚上看迪士尼烟花的日子就要来了。
于百姓而言,对“长三角一体化”的切身感受便是“交通愈发便利了”。沪苏通大桥通车,去苏北更方便了;杭黄高铁开通,从上海可随时出发去浙江的千岛湖、安徽的黄山。而今,长三角城市之间已基本实现高铁“1小时交通圈”。“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消减了距离的阻隔,长三角的经济、人文往来自然越来越紧密。
当前,国家战略蓝图已规划好,只要着力把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画,就能让企业、百姓有更多切实的获得感。在新发展格局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一个面向全球、辐射亚太的世界级城市群正活力十足地携手走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