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国多地春耕备耕忙得正热,春小麦播种正在有序展开。这个节点上,有不少人注意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抓好粮食生产提出了新要求:严防“割青毁粮”。
这事儿还得从去年说起。去年5月,眼看全国各地小麦陆续进入成熟季,河南、安徽等地却传出“割青麦作饲料”的消息。有农民提前收割还未成熟的小麦,做成青贮饲料卖给饲料企业,一亩青贮小麦大约能卖1500元。
小麦是中国人的主要口粮之一,为啥会被做成饲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赵红波告诉海妹,用小麦作青贮并不罕见,但出于小麦的生物产量和种植成本等因素,一般不会把小麦用作青贮饲料原料,青贮小麦的需求量很小。
那么,为什么部分地区去年会出现“割青麦作饲料”的情况?
“主要是前年秋汛和病虫害等因素,导致一些奶牛场青贮料不足,而青贮饲料的替代产品较少,且有限的补充产品价格偏高,所以有企业用青贮小麦作为补充。”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慧说。对于个别麦田长势较差、预期产量较低的农户来说,割青麦转作青贮饲料售卖似乎更加稳妥,于是就出现了提前割青麦的现象。
农民出于种粮利益、饲料商忙于喂料“救急”,用小麦作青贮饲料补充,可以理解。但“割青麦作饲料”,也反映出国内口粮与饲料粮边界被“打穿”的趋势。如果不能有效管控,将给中国口粮安全带来隐患。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严防‘割青毁粮’”。海妹注意到,这是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在粮食生产领域提出的首个“严防”。这一提法传递的政策导向十分鲜明:各种肆意毁粮行为违法违规。尤其是耕地转建设用地、毁粮开工等行为,必须坚决反对和制止。
要知道,我国粮食生产虽然实现“十九连丰”,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国内的粮食产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国家旗帜鲜明严防“割青毁粮”,既是提醒饲料商提前做好储备规划,也是对广大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尊重。
另外,“割青麦作饲料”虽对口粮安全影响有限,但也反映出当前国内畜牧业饲料短缺的问题。
伴随咱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不仅追求“吃得饱”,更追求“吃得好”。有统计显示,目前国内人均粮食消费量有所下降,肉禽蛋奶消费量正在快速增长。从供给侧看,目前国内粮食饲用消费占比较高,国内动物生产产业主要以玉米作为能量饲料、大豆豆粕作为蛋白饲料,形成了对玉米、进口高蛋白大豆的高度依赖。不过,国内蛋白质饲料原料生产领域仍存在一些“卡脖子”问题。饲料产业发展还有待推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青贮饲料”“建设优质节水高产稳产饲草料生产基地,加快苜蓿等草产业发展”。专家告诉海妹,这些要求正是“对症下药”,将有效助推国内饲草料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就拿苜蓿来说,这类饲料是反刍动物获取蛋白质的优质粗饲料,被业界称作“牧草之王”。但目前国内紫花苜蓿的产量、质量都还远远无法满足农户需求,主要依赖向美国、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家进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苜蓿等草产业发展,就是要降低进口依赖,进一步助力国内畜牧业发展。毕竟,动物吃得好、长得好,肉禽蛋奶的质量和产量就能提上来,人们的饮食需求才能更好地得到满足。
海妹注意到,不论是大力发展青贮饲料,还是加快苜蓿等草产业发展,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这些任务都被置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求之下。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保障粮食安全,一要稳住面积,二要提升产能,另外还要树立大食物观,分领域制定方案,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丰富食物品种来源。
如何理解“大食物观”?专家告诉海妹,“大食物观”之“大”,就是要跳出传统的“粮食即食物”的观念,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和饲料资源,在保障食物和饲料供给的前提下,保证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满足人们多元化食物消费的需求。而全方位开发食物来源,就是要充分利用盐碱地、坡地、旱地、沙土地等丰富的土地资源,在全国适宜区域全面实施“粮改饲”,种植多种草本和木本高产高蛋白优质饲料品种。另外,咱们的食品工业等产生的大量玉米渣、甘蔗渣、咸蛋清等副产品,也可以综合利用起来,拓宽饲料资源。
未来,伴随饲草料产业持续发展,相信咱们的菜篮子一定能更加丰富,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能端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