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碳普惠引领绿色新风尚,你参与了吗

寇江泽    2023-03-01 15:13:41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四川省政府联合指导的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发布首份碳普惠领域报告《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案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表示:“碳普惠的基本逻辑就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依据碳普惠标准或方法学,对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衣、食、住、用、行、游等在内的各种绿色低碳行为进行量化、记录、核证,生成个人减排量汇总到碳账本里,并通过减排量交易、政策鼓励、市场化激励,调动、激发公众积极参与碳中和行动。

《报告》建议,加强碳普惠基础建设,稳步推进管理制度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碳减排量消纳体系和激励机制,持续推动多元碳普惠机制有效落地。

政府主导的新型多元碳普惠机制快速发展

“我国居民消费碳排放总量,占我国全年碳排放总量近1/3的份额。”《报告》作者、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执行主任陶岚介绍,从我国碳排放结构来看,26%的能源消费直接用于公众生活,全国建筑运行能耗总量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22%。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3.4亿辆,交通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的10%.

“推进消费端碳减排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陶岚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碳普惠作为一种机制创新,旨在鼓励个人和中小企业践行低碳行为,提升全社会低碳发展水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很多地方、企业推出碳普惠平台(碳账户),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一定成果。2022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肯定各地探索开展的创新性自愿减排机制——碳普惠,以及“碳普惠合作网络”,鼓励建立多元社会化参与机制,推动碳普惠落地。

《报告》通过对39个碳普惠平台(碳账户)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根据项目主导方、参与主体方和激励模式等维度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将当前的碳普惠机制分为两类:政府主导的碳普惠机制和企业主导的碳普惠机制。其中,政府主导的碳普惠机制由各地政府部门推动建立。

《报告》指出,政府主导的新型多元碳普惠机制正在快速发展。目前,该机制已经应用在四川省泸州市“绿芽积分”、北京市“绿色生活季”、山西省“三晋绿色生活”等碳普惠平台

建立健全碳普惠法律法规体系,分阶段推进碳普惠激励机制

尽管成效明显,推进碳普惠机制仍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当前各类碳普惠及个人碳账户产品纷纷涌现,但缺乏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创新协作和机制设计。”田成川说。

《报告》建议,政府应从顶层设计层面着手,建立健全碳普惠法律法规体系,分阶段推进碳普惠激励机制。

《报告》建议,第一阶段可以与政府活动、大型会议等进行结合,根据个人对减少碳排放的贡献,通过发放政府消费券、节能券等方式,激励公众参与;

第二阶段加大政策倾斜,增加商品兑换、免费停车、生活缴费、公益慈善等多种积分消纳场景,推动绿色积分的常态化兑换,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践行绿色低碳行为的积极性;

第三阶段将碳普惠平台的个人碳账本与数字人民币接轨,探索将减排量作为“碳钱包”进行使用,实现碳普惠减排量收益变现。

“当碳市场成熟时,碳普惠减排量还可以与碳市场挂钩,将碳普惠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同时允许生活消费端形成的碳资产进行抵押、交易、赠予等奖励活动,最终推动碳普惠激励机制真正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全体公众的自觉行动。”田成川说。

《报告》还建议,企业应积极加入“碳普惠合作网络”,围绕自身业务特征,结合“双碳”目标,在“碳普惠合作网络”发起单位的指导下,与各网络单位形成合作机制。金融机构可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创新公众减排激励方式。建立和完善碳普惠绿色投融资服务体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大江东|国务院批复同意,长三角这部跨省规划“示范”了啥?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一系列新职业正吸引着人才不断涌入

一系列新职业正吸引着人才不断涌入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