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家前庭后院能干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供了思路:“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不少有心人发现,这是“庭院经济”首度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庭院经济究竟指啥?潜力有多大?跟海妹一起来看看。
有的开农家乐、办民宿、弄采摘园;有的收发快递、直播带货;还有的开小超市、修理店、家庭作坊……在不少乡村地区,农家庭院承担多样功能,可谓是庭院虽小,作用不少。
庭院经济究竟指什么?
一般来说,庭院经济,即农户家庭院落经济,指的是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周边场域为空间范围,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规模生产经营,为自家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形式,是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今年,庭院经济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大的背景仍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需要。发展庭院经济是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乡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研究室主任何安华告诉海妹。
2022年9月底,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是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来源的有效途径。”
人社部数据显示,2022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78万人,同比增加133万人。而对因各种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脱贫人口来说,发展庭院经济,可形成外出就业的有力补充。
发展庭院经济有哪些思路?如何能既有看头又有赚头?
此前,相关政策明确了发展重点,包括——
发展特色种养,打造一批微茶园、微菜园、微果园、微菌园,就近满足城市消费;
发展特色手工,发展一批非遗工坊、家庭工厂、手工作坊,开发乡村特色文创产品;
发展休闲旅游,推出一批特色民宿、家庭旅馆、休闲农庄、农家乐、小型采摘园等,打造精品田园和美丽庭院;
发展生产生活服务,创办一批电商销售点、直播带货点、快递代办点,增加农户经营收入等。
专家告诉海妹,政策指向很明确,就是要从实际出发,突出乡土特色,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
“鼓励”二字怎样实现?政策如何扶持?
“前前后后种了些时令蔬菜,一年四季吃菜不愁。”“弄个菜园子,养点鸡鸭,也算自食其力。”采访中,不少农户谈到对自家庭院的想法:大都有安排,但“也不敢想太多”,“毕竟单家独户能力有限”。
这正是政策扶持的意义所在。专家建议,首先是引导产业和业态的选择,各地有关部门要提供信息指引和产业发展咨询服务,帮农户选择有潜力和前景的产业。二是补要素短板,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提供相应支持,帮助农户“闯市场”。三是提高组织化水平,引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合作主体,强化他们与庭院经济经营户的利益联结,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前,不少地方已经出台政策对庭院经济进行实打实的扶持,比如对符合条件的庭院经济项目给予支持;推出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加大产销对接力度等。
这样的“庭院”增收潜力有多大?
“要看市场行情,但收入来源是多元化的。”何安华说,通过打理庭院,村民不仅可以卖土特产品,也可以出售乡村文旅服务,或将庭院变成创新创业的场所。此外,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实现部分生活资料自给,本身就是降低生活成本,即间接增收的重要方式。“鼓励发展庭院经济,更重要的是推广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理念,鼓励脱贫群众学一门技艺,凭本领创造幸福生活,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脱贫地区庭院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类型更加丰富,产销衔接更加顺畅,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庭院经济”在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登场,也有一些疑问的声音出现,比如:是回归“小农生产”了吗?
多位专家表示,庭院经济是市场经济、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庭院将联结大市场,并有望释放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