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一场生动的儿童美育课堂在世遗之岛展开。北京大学教授、艺术史家朱青生,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北大学子津津乐道二十余年的《艺术史》课堂带到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来自岛上原住民家庭、华侨家庭的小朋友们紧随朱青生老师的脚步,共同开启了一场充满想象和思考的艺术之旅。
这场特别的公共教育活动,是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大展《中国摄影四十年》开幕季的一部分,朱青生是该展览的策展人。艺术课堂同步从鼓浪屿向全网儿童直播,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希望以新的科技与媒介,突破时空与地域的局限、促进教育的公平与普惠、共享美术馆生产的文化与知识。
从2月17日至2月19日,从美术馆展厅、鼓浪屿街道,再到集美大学、线上云端,此次《中国摄影四十年》开幕季活动以鼓浪屿西岸为原点,突破围栏、浸润社区、深入院校。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六、七届副主席朱宪民,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胡武功等参展摄影家们,受邀共赴厦门。通过国际艺术展览、儿童美育课堂、系列学术讲座、主题沙龙研讨等多元文化活动,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正在通过温暖的艺术力量,一点一滴、持之以恒地为鼓浪屿带来新的内生动力,传承鼓浪屿深厚文化底蕴、丰富鼓浪屿文旅业态,让更多厦门市民重回鼓浪屿、让更多外地游客留恋鼓浪屿。
《中国摄影四十年》大展以“四十年四十人”为主题。展览历经5年学术研究、1000名中国摄影师建档追踪,通过严肃的评审工作,最终选取近四十位中国最具代表性摄影家的四百余幅摄影精品,展现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而中国快速发展的四十年,更是世界百年的缩影——中国摄影四十年,落地鼓浪、讲述中国、意在世界。
展览中解海龙拍下的“大眼睛女孩”,纪实摄影坐标式人物侯登科关照的西北麦客,新闻摄影旗帜人物贺延光记录的历史瞬间《小平您好》,纪实摄影奠基人之一朱宪民镜头下的黄土大地,中国影像革命代表性人物胡武功留下的西安老城,中国知名人像摄影家肖全底片下的三毛,首位获“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的华人摄影家刘香成拍摄的潮流青年——这些享誉世界的中国摄影精品,映照了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厦门是摄影术在中国最早的登陆地之一。工业革命后,摄影术的正式诞生宣告了人类视觉史的转折,中国摄影更充满着独特的人文价值,呼应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历史国际社区鼓浪屿,重新考察、揭示摄影这一媒介给中国、世界、乃至全人类的历史与精神带来的变化恰逢其时。“这个展览就像是鼓浪屿的治愈之地,艺术在岛的另一段显得宁静而真挚,我被影像所感动,被意义所感动,被故事所感动”,一位专程从广州来看展的游客说到。
开幕式当天,展览策展人朱青生、学术主持杨小彦讲述展览筹备五年的坚持与坚信。朱青生表示,“中国摄影四十年,是人民的摄影。与线下展览同期,我们策划推出了线上公共参与环节‘闭目如在眼前’,选出人民心中的图”。通过上万名网友的投票,《恢复高考》、《大眼睛》、《小平您好》等作品,让大家深深共鸣。
参展艺术家代表朱宪民、胡武功、王宁德诉说摄影底片中时代的变革与定格的光影。“从一个纪实摄影家的角度来说,我这一生都在拍普通的老百姓。百姓见证了社会的发展,他们记录了这个时代”,作为中国纪实摄影奠基人之一,朱宪民如此说到。胡武功用了22年时间跟拍麦客们的生活,“我想要忠实记录些农民不为人知的喜怒哀乐,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曾有过这样一群出卖苦力的劳动群体。”
华侨大学的数名留学生来到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参观展览并聆听开幕沙龙,中国摄影家镜头下淳朴却蓬勃的面孔、简单却盎然的生活,让这些来自巴基斯坦、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斐济等国家的青年学子深受触动。
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摄影艺术系、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等主办方代表也出席了开幕式,并带来了一场关于中国摄影意义与价值的沙龙研讨。
为让摄影回归百姓、让艺术走出藩篱,除特别儿童公教课堂外,在集美大学与KCCA学术厅两地,开幕季活动邀请五位到场文化艺术名人,带来五场系列学术讲座,并向集美大学学生、以及所有对摄影爱好者公开招募。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陈其端表示,“通过高校合作落地展览,让高校育人和社会实践产生有机融合;通过系列学术活动,我们把北京、广州、天津的著名高校专家请到厦门,也对厦门的学术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