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为啥扎堆提前还房贷?

廖睿灵    2023-02-15 09:54:55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

“你申请提前还贷了吗?”最近,这个话题在购房群体中火了。

不少人发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去银行申请还房贷的人明显多了,今年以来更是有所增加。一名银行工作人员说,来还贷的客户中,一些人已经是多次申请。

“手里有钱,提前还贷”本是房地产市场中的正常现象,但为啥近期这么集中?

购房者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是为了缩短贷款年限,有的为了减轻月供压力,还有人把提前还贷当成一种新的投资手段。

“前几年手里有积蓄时我会买一些理财产品,但去年以来理财、基金等产品收益都不太理想,甚至跑不过房贷利率,索性提前把房贷还了,也算是一种投资。”来自重庆的许女士说。

除了居民资产配置规划、理财产品收益不理想等因素,房贷利率的持续下行也是刺激购房者提前还贷的重要原因。

去年以来,国内1年期和5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屡次下调,带动多地房贷利率持续下行。2022年9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明确在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以自主决定在2022年四季度阶段性放宽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政策出台后,一些城市政府积极作出相应调整,带动了新发放房贷利率有所降低。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全国平均为4.26%,较2021年12月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是2008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另外,根据贝壳研究院的统计,截至今年1月31日,其监测的103个城市中,首套房利率低于4.1%的城市共30个,其中有4个城市首套房利率为3.7%,为目前全国商贷利率最低水平,分别是广西南宁、广东珠海、湖南株洲和湖南常德。

房贷利率降了,刺激了原本在利率高位贷款买房的消费者转为以低利率还贷,“提前还贷潮”也就来了。

房贷利率“换锚”也是此轮“提前还贷潮”的诱因之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赵秀池告诉海妹,对原本以固定利率还贷的购房者来说,伴随房贷利率下降,存量房贷和新增房贷之间利差较大,是人们扎堆还贷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提前还贷的人并非一次性还清后不再借贷,而是转为以更低利率贷款,这反映出了存量贷款利率转换时存在的问题,也是当下房贷利率和企业经营贷倒挂的表现。

伴随“提前还贷潮”而来的还有“提前还贷难”。部分购房者发现,此前可以通过线上申请提前还贷,但现在只能到线下办理了。还有人说,自己提交了还贷申请,却要排到几个月之后才能还款。

“对银行来说,购房者扎堆提前还贷可能会对资金稳定性造成影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解释道,比如,一些原本应该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才收回的住房贷款在短期内大量、密集收回,虽然能保障银行现金回流,但也影响了银行的利息收益,所以出现了提前还贷“热”与“难”并存的现象。

那么,面对低位房贷利率引发的“提前还贷潮”,消费者到底“跟不跟”?业内人士认为,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理性分析。

据介绍,如果是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前期主要偿还利息,后期利息占比少了、贷款本金占比多了,当还款期数已经过半时,提前还贷意义就不大了。如果是等额本金还贷,每个月要还的利息可能会递减,那么在还款周期的前1/3提前还贷更划算。

专家建议,购房者是否提前还贷,还要考虑转换成本的高低,包括转换贷款方式所需的手续费、部分购房者可能面临的罚息等费用。此外,如果购房者本就选择了以基于LPR的浮动利率贷款,其合同利率自然会随LPR下降而下降,要是贷款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提前还款的收益可能不大。如果是以固定利率贷款,但之前的存量贷款享受了首套房的利率折扣,提前还款后再申请贷款不能执行首套房利率、按二套房利率上浮的,提前还款也就不划算了。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房贷利率下降,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也有了一定回暖迹象。贝壳研究院统计发现,今年1月,贝壳50城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2%,是自2021年8月连续17个月环比下跌以来首次止跌,也带动了同比跌幅收窄。但仍要看到,多数消费者在面对低位房贷利率时选择了还款而非消费,说明市场信心有待进一步提振。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在继续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的同时,将着力改善预期,扩大有效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结合落实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解决好新老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等消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灾难来袭:让我们成为彼此的希望,支撑共同的命运 | 睡前聊一会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