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2月11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指出,我国正经历人口和家庭的双重变迁,低生育率和家庭小型化相互交织,呈现相互强化的趋势。
年轻一代婚育观念正在发生改变
王培安指出,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日益明显。2020年,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2.62人,较2010年减少了0.48人。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核心家庭占到所有家庭类型的64.37%。家庭观念变化带来的延迟婚育、不婚不育,成为我国生育水平下行的重要因素。
全国适龄人口初婚年龄不断推迟。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从20世纪80年代的22岁持续上升至2020年的26.3岁,初育年龄推迟到27.2岁。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持续走低,2021年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而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仅为1.54个和1.48个。女性终身无孩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此外,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起步较晚,还不足以弥补家庭功能的弱化,由此导致家庭压力明显加大。”王培安表示,现代化进程中,家庭难以全面承担养老抚幼功能,巩固家庭内部功能需要外部公共政策的支持。
专家表示,一方面,低生育率风险持续积累,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带来挑战,少子化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我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对于社会保障和健康服务带来了持久的压力。
八成老人由家庭成员提供照料
会上,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影响因素跟踪调查》,调查涵盖26个省,482个样本县,采集了17533份65岁以上老年人的样本数据,其中百岁老人3665位,90以上老人6000多位。
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高龄老人与家人同住,独居老人占20%,独居老人仅与配偶居住的比例超45%。家庭成员是老人照料主要提供者,八成老人由家庭成员提供照料。80岁以上老人由子代和孙代照料比重快速提升,双代快速支持养老的现象非常普遍。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表示:“中心的预测显示,到2050年我国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会翻两番,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长寿时代。一些初步调查结果提示,高龄老人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政策支持应该面向家庭。”
在“一小”方面,据介绍,目前我国以“三提升”、“两促进”等一系列行动计划和工作举措大力促进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三提升”主要是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出生缺陷防治提升计划。“两促进”即促进生殖健康行动和促进母乳喂养行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监察专员杜希学指出,要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和后顾之忧,就要统筹考虑影响生育的各种因素,对症下药,科学施策,切实减轻家庭的生育养育和教育负担,让群众生得起、生得好、养得起、养得好。
“家庭建设是新时代人口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石。”王培安认为,要充分发挥新型婚育文化的引领作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加强对青年婚恋观、家庭观引导,重塑多子女家庭养育文化,缓解生育焦虑,弘扬“孝”“和”家庭价值观,推动构建积极的新型婚育文化。
王培安表示,应让家庭支持导向融入所有经济社会政策。将家庭视为公共政策的基本单位,在城镇化、户籍改革、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住房、税收等领域的政策创制中,充分体现保护婚姻家庭、鼓励家庭成员团聚的导向;大力发展以家庭消费为主体的“幸福产业”。落实年休假制度,逐步调整缩短工作时间,推行弹性工作制,给家庭生活和休闲旅游更多支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幼服务,不断为家庭建设赋能增效;要积极推进家庭健康促进行动。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健全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加强宣传倡导和健康教育,优化婚前孕前保健服务。推动健康家庭建设,提升家庭健康素养,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