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治理招聘乱象:做好强监管与优环境的“加减法” | 人民锐见

周山吟    2023-02-14 15:07:35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江苏泰兴人社局、企业等负责人,变身“带岗主播”,通过“宣传展示+直播带岗”的形式线上招工;黑龙江齐齐哈尔各乡镇、社区工作人员,将用工信息转发至有需要的微信群;北京昌平首场招聘会,开场不到半小时就已人山人海……近段时间,各地招聘火热、渠道丰富,招工旺、求职旺彰显出满满的信心与干劲。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职业种类增多、求职通道拓展,仍然存在一些招聘乱象。有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取费用的“黑中介”,有打着高薪兼职、刷单返现等幌子进行金融诈骗的“假兼职”,有收取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等费用的“乱收费”,有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向指定借贷机构贷款支付培训费用的“培训贷”……这些“巧立名目”的招聘乱象,直接损害求职者权益,扰乱招聘秩序,破坏就业环境,理应严加警惕、依法治理。

总体上,这些乱象是以高薪、捷径、高收益等为诱饵,一些行为甚至涉嫌犯罪。求职者必须首先从自身出发,更好识别骗局。比如,在求职过程中,有必要了解中介机构的经营范围和《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有必要核实培训机构的资质及服务内容,有必要对随意收取费用、扣留证件等行为保持警惕。求职者只有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就业观,更多了解和掌握招聘程序相关内容,注重保护个人信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才能在求职之路上走得更顺更稳。

治理招聘乱象,离不开有力有效的监管。如今,互联网是重要招聘渠道,但信息的真假难辨和不对称等让求职者处于弱势地位。对此,要兼顾新情况和老问题,加大治理力度、提高侵权成本。比如,明确互联网招聘平台的法律责任,建立完善互联网招聘平台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促使平台加大对职位信息真实性的审核等。此外,多部门要携手严格招聘审核,利用数字技术审查招聘单位资质和招聘信息真实性、合法性,依法查处招聘过程中的虚假、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好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多措并举、齐心协力,织紧织密就业招聘保护网,方可用稳稳的就业托起求职者稳稳的幸福。

治理招聘乱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才是治本良方。良好的就业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无论是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还是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抑或是完善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拓宽、畅通劳动者求职渠道,真正保障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利,有利于构建良性的聘用关系和安全公平的环境。打造求职好环境、形成就业好生态,促进聘用市场健康发展,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实现招聘与求职的共赢。

就业,一头连着民生保障,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可以说,求职就业的过程,也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添柴加薪”拓宽通道。做好就业工作,既要持之以恒治理招聘乱象,又要用心用情打造良好就业环境,确保广大人才在广阔舞台上大展所能、大显身手,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国际社会应将“北溪”管道遭袭事件彻查到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