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大江东 | 在沪港人与家人喜相聚:通关,是很大的新年礼物!

姜泓冰    2023-01-29 09:01:35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沪港之间,历史渊源深厚。改革开放以来,大批港商到内地投资、发展,长期固定往返沪港两地工作生活的在沪港人越来越多。据上海香港联会的不完全统计数据,在上海定居的香港人共有10万人左右。

3年新冠疫情,境内外人员往来受到影响。去年12月,国家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今年1月8日起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沪港之间恢复了热络。癸卯春节,在沪香港同胞是怎么过节的?大江东工作室在采访中,与他们一起感受不一样的春节假期、一样的舒心愉悦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回上海团聚,“这个春节一切都来之不易”

“之前没通关,来往沪港两地要隔离好多天,机票也不好买,原本已计划与家人‘云过年’了。没想到,一个可以和家人团聚的春节就这么突如其来了!”大年初一,带着两个女儿一起在上海天文馆游玩的“80后”香港人张汶锋告诉大江东。

作为香港贸发局部门主管,张汶锋去年结束了外派内地的工作,回到香港总部。他的母亲、夫人和两个孩子依然留在上海生活、工作和学习。国家防疫新规出台,他第一时间预约到过关配额、付费做好48小时核酸,经历8小时旅程,回到上海与家人团聚:“见面那一刹那,一家人紧紧拥抱,由衷感觉这个春节,一切都来之不易!”张汶锋感慨。

虽然身在上海,但张汶锋一家依然沿用香港的春节传统。夫妇俩和孩子们恭恭敬敬向家里老人奉茶、说吉利的祝福语,然后嫲嫲(即“奶奶”)回应祝福语、给小红包,孩子们的吉利祝福语说得越多,老人就越开心、给更多的红包。一家人还通过微信视频,向远在香港、北京的亲戚长辈拜年。其余的时间,一家五口人,欢欢喜喜到近两年新开放的徐家汇书院、上海天文馆等处游玩,享受轻松惬意的长假与团聚时光。

暌违三年,感受香港新变化

普华永道(上海)资深合伙人、“70后”张俊贤的一家人团聚时光也有打卡城市新人文景点的安排——在刚刚开放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参观。

香港生香港长,在上海工作生活了17年,因为疫情,整整三年没回过香港,这对张俊贤来说是“史无前例”。他没想到的是,小年夜,自己的父亲见到长高了的孙子,竟然落了泪,哭得很厉害。三年来,祖孙俩每周都通过视频交谈,彼此并不生疏,“但‘云端’对话,显然无法替代亲人面对面的交流。”

暌违三年,除了亲戚朋友间拜年聚会,张俊贤更多感受到香港发生的新变化:乘上新开通的地铁轨交线,到多年没有去过的景点走走转转;发现以前拖着箱子购物的内地游客,如今关注点变得更多元,故宫文物博物馆里频闻普通话……

去东南亚,多看看多走走

在上海金山区发展的香港青年创业者、“90后”关伟信说,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是“一个很大的新年礼物”。

“我已经两年没回家乡了。回到香港,感觉是在和三年疫情说再见。这里基本恢复疫情前的繁华,感受到非常浓郁的农历新年气氛。”关伟信说,香港人除夕的传统是逛花市,一家人特地去了位于维多利亚公园的最大花市,大年初一则去大屿山为外婆拜年。

“上一次和母亲见面,小儿子刚出生;这次回香港,他已经是一个会走路会说话的两岁儿童。今后家人和亲朋好友又可以经常往来见面,更好维系亲情。”

疫情三年未出过境的关伟信一家,太想趁机多看看多走走,春节期间还安排了一趟东南亚旅行。“也许很快,我们就能恢复每年全家一起两次旅行的状态了!”

他们信心满满:未来将是“多选题”

不论是在上海过年的张汶锋,还是在香港过年的张俊贤、在东南亚旅行的关伟信,共同之处是,对新的一年经济发展和中国的未来,都信心满满,抱持乐观和憧憬。

“恢复通关,保持沪港两地之间人员的密切往来,对我的公司来说,就是重大便利和利好!”从事金融与房地产业务的关伟信开心地说。

“两地人员来往终于恢复正常,我们的家庭不需要再在‘在上海还是香港生活’之间做选择题,而是面对一道多选题。希望以后再也不用听到‘隔离’这个词了!”张汶锋说,香港股市在短短2个月内上升超过50%,从侧面证明国际资本非常看好香港作为枢纽继续投资内地的发展前景。同时,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已陆续有政府及业界的商贸代表团前往香港洽谈合作。“我对2023年的经济情况很乐观。希望新的一年,沪港能有更多青年人相互交流,更多香港年轻人来内地生活、创业,发掘无限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疫情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新的一年经济必定往上走,问题只是走得多快、持续多久。这么多年来,世界经历了多次经济低潮,中国经济每次都能快速反弹,彰显了我们的政治体制优势。”在上海工作生活了17年的张俊贤说,“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会改变,三年疫情会去掉一部分人的浮躁心态,经过一轮新陈代谢,国内投资、银行存款还在增长。我很乐观。”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将艺术融于生活,让工业遗产活起来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