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中国小妖怪”的故事火了!
西游记里的十八线小猪妖为了完成活捉唐僧的KPI,受尽职场之苦,引发打工人共鸣;南朝志怪小说《鹅笼书生》里的狐妖、兔妖、猪妖,在手绘素描的笔触和传统留白的意境中,激发观众天马行空的想象……
这部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B站联合出品的动画集《中国奇谭》,自元旦开播以来便赚足热度和播放量:豆瓣上超过12万人次作出评价,赢得9.4的高分,仅三集的播放量就超过7000万次。
有网友将这部开年动画与全球热播的动画集《爱、死亡、机器人》相提并论,还有人称它为“国漫之光”,上一回获此“殊荣”的还是3年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中国奇谭》初上线时引发过争议——有家长认为,这部作品“画风诡异”“会留下童年阴影”。随即,新一轮“动画片是不是只给小孩看”的讨论热火朝天。在开放的讨论中,《中国奇谭》实打实火出圈,作品更具生命力,很多孩子甚至大人们都看得津津有味……
主创团队均是中国动画领域的新锐导演,每人负责一个小短片。他们在采访中透露,制作方之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给了他们十分宽松的创作空间,前辈们既会指导建议,也会鼓励青年导演更极致、更大胆地表达;幕后指导者中,不乏参与过《大闹天宫》《宝莲灯》等经典国创动画的名家,他们尽心呵护着文化创新的种子。
过去一周是上海的“两会”时间,“小妖怪”们频频被代表委员们提及。游戏《原神》的母公司,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刘伟代表表示,他很喜欢“中国小妖怪”的故事。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代表说,《中国奇谭》还会有第二季。
上海历来支持文化创新,从游戏到动画,从电子竞技到线下漫展,从脱口秀到咖啡戏剧……上海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机遇,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相互作用,近几年在文化创新发展跑道上抢占先机,培植壮大。
当前,“复苏”成为各行各业关键词。商场里烟火气回来了,旅游网站搜索量上升了,火车站、机场变得繁忙……但文创行业还在等一个春天,影院还在翘首期盼更多的“爆片”扭转票房势头。
然而,文创产业发展不易。
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复苏有周期性和滞后性,《中国奇谭》整个项目历时近2年,《哪吒之魔童降世》耗费主创者5年多时间……许多优秀成功的作品背后,都饱含着主创团队多年的心血;另一方面,只有当资金、人才、视频平台等要素经过多年沉淀,才能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化产业商业体系。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类扶持文创复苏的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在不断出台。
机遇与挑战并存,与其他类型的消费相比,文化消费更有粘性、回报率更高。当下,“中国小妖怪”们的“流量变现”能力十分惊人,市场上的IP打造和周边产品已经呼之欲出。有人气有市场,才有真正的影响力,如何鼓励创新创意,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说好中国故事,《中国奇谭》的探索值得借鉴。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上海的这群“小妖怪”,鸣响文创产业复苏的“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