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自黄浦区工商联、豫园股份的黄震,是本届市政协的新委员,委员号246,发言主题是‘加快后疫情时代传统商圈转型升级,助力推动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1月12日,在龚正市长参加的上海市政协“坚持稳中求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上,黄震委员这样开始汇报交流。
发言不超6分钟,只讲干货……政协专题会议是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听取建议,与委员现场交流的一次重要会议。
这份浓缩成1500字的发言稿,是黄震2个月线下调研的成果。去年8月份开始,黄震带领黄浦区工商联同仁前往豫园、南京东路、陆家嘴、田子坊、淮海路等多个商圈走访,与地区功能开发办、商圈运营方、实体商铺,以及街道基层商会会长们座谈。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挖掘问题、研究对策”,经过2个月调研,黄震拿出一份6000字的调研报告,反复打磨,浓缩成这篇履职建言。
“上海是中国的城市商业标杆,商业活跃度、购物中心客流和商圈客流等消费指数,都位居全国首位。作为上海商业重要载体,商圈经济是提升城市经济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调研座谈后,黄震发现,经历严峻的疫情冲击和近年来的“三期叠加”,上海商圈发展面临消费内需收窄,商圈客流骤减,商铺空置率上升,传统商圈运营主体多元复杂、多头管理,导致同质化竞争严重,差异化特色缺乏,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黄震在会上建议:第一,加快构建“世界级-城市级-地区级-社区级”等多层多级的商圈体系,形成各自特色承载不同功能,以差异化格局满足差异化需求。例如,豫园、南京东路、陆家嘴等商圈,就可以打造成承接世界级消费的世界级商圈,从而承载上海国际交往功能,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第二,加大商圈老字号扶植力度,让老字号企业享受与招商引资企业一致的优惠政策,并加强老字号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依托老字号这张文化名片的独特优势,助力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第三,充分发挥上海商圈应用场景丰富、消费密度高的优势,探索打造消费元宇宙示范商圈,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第四,引入多元主体联动共创的网格化运营机制,商圈内部、商圈之间相互赋能,形成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商圈生态。
关注商圈经济,与黄震的工作经历有关。他1994年参加工作后的23年,都深耕在民族日化产业,是中国第一代品牌经理。2017年他加盟豫园股份,推动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聚焦“东方生活美学”战略,穿越疫情周期逆势增长,目前公司资产规模超1300亿。
2021年10月,黄震当选黄浦区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次年1月又当选为黄浦区政协常委……
黄震工作精力的分配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在发生转变。“以前更多关注市场变化和企业增长,现在更多在思考,如何将企业、个人发展与政府重点部署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紧密结合,如何引导全区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和发展信心,共同为上海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黄震说。
前不久,大豫园片区启动建设后的首场民俗文化活动——2023豫园灯会“山海奇豫记”亮灯。灯会取材自中国古典文献《山海经》,“老故事新讲”,结合非遗灯彩工艺,配合大量多媒体、AR技术,塑造了一个奇幻场景,将灯会搬进元宇宙,受到游客追捧,还被外交部及我驻外机构向海外集中推荐。
“迎新灯会的火爆出圈,让豫园商城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0万人次,一举恢复疫前水平。上周末,豫园商圈客流达27.5万人次,同比提升170%;带动销售超2300万元,同比提升141%。”黄震说,“久违的排队长队和大客流,反映了百姓回归正常生活和参与实体消费的渴望,体现整个市场消费信心的回暖。另一方面,也是传统商圈结合文化创新、技术创新,探索商业场景新体验的结果。”
黄震第一次参加上海两会,已向大会提交了2个个人提案和5个联名提案,涉及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等多个热点议题。
“在‘两会’,我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务实高效,敢于直面问题,始终聚焦发展,我们对上海未来充满信心。”黄震谈到,“要把日常经营思路,跟党和政府的引导方向相结合,企业行为才能助力城市发展、国家繁荣、社的进步,反过来,企业也才能健康成长。”
黄震委员说:“如何利用好政协平台,把业务一线碰到的问题、获得的启发,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起到建言献策的责任,这是我作为新委员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