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季昕华第二次当选上海市人大代表。今年,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也迎来了他履职的第六个年头,开启“老代表”的新征程。
“我是科创企业代表,首先关注的是科技创新领域;第二是关注数字经济;第三,作为民营企业家,关注民营企业和营商环境;第四,关注人才发展;第五关注民生。”第二届连任,优刻得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季昕华显得更从容。
季昕华每年提出建议3-4条,加上今年的,算起来已经超过20条。建议从哪里来?“在工作、生活中学会做一名‘有心人’,注意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围绕选题,找相关人士沟通交流,并进行实地考察或调研;最后会找其他人大代表或者律师进行咨询,形成建议。”季昕华说。
今年季昕华准备的建议中,新增了关于增强创新创业包容性的内容。“希望解决一些创业者面临的问题。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导致他们经营困难而破产,甚至成为失信被执行人。我身边不少客户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在调查中,季昕华发现,2021年上海每万人中存在失信被执行人91人。
研判加数据佐证,季昕华意识到这件事情值得关注。他开始走访调研,访谈了五六位创业失败者,均因破产而被限制高消费,影响出行,不能乘坐高铁飞机。季昕华与他们沟通,咨询为什么被限高、限高后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等;与法院、检察院沟通,从他们的角度了解情况。最终形成一篇《关于完善信用修复,增强创新创业包容性,推动上海创新创业再发展》的建议,超3600字的长篇幅,在代表建议中并不常见。
在过往的履职建议中,让季昕华印象深刻的是四五年前曾提出在临港设立全球数据自贸港的建议。“这里涉及数据的跨境流通,我前后跑了三四趟临港,从临港实际出发,与临港管委会沟通情况。还去了解全球这方面的一些政策,与经信委、网信办沟通跨境技术和政策难点。这里有很多法律法规问题,需要上海的、甚至国家的层面进行协调。”
在季昕华看来,这个建议的选题有价值,关系到未来上海的发展,也是他的职责所在。“必须要多方沟通,否则可能有失偏颇。如果不了解全面情况,提的建议是没有意义的。”
履职这几年,季昕华提出的多条建议被采纳。如毕业生落户难,季昕华提出,上海人才外流现象较为严重,要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建议放宽上海本地毕业生落户机制,该建议目前已落实。如跨越数字鸿沟的建议,已被《上海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草案)》采纳,即将立法。
2018年,首次被选举为上海市人大代表的季昕华,还是个懵懵懂懂的的“新人”。“一开始先学习,看其他代表怎么履职。”通过履职培训、与代表沟通,季昕华逐步掌握了履职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2022年11月,季昕华入选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积极履职代表。对他而言,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使命和责任。
未来,如何更好履职,展现代表风采?季昕华说,要了解社情民意,定期与社区沟通;要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找到痛点;要多方调研;要与其他代表及律师交流沟通。
“老代表,新征程。”季昕华笑着表态:“作为连任代表,我定不负重托,继续把人大代表的职责履行好,把群众的期盼带进两会,为城市发展建新言献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