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无论何时何地,中华文化都是国人共鸣沟通的精神纽带。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更是继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蓬勃发展、获得旺盛生机活力的必然选择。“第二个结合”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重大的意义,为此,笔者采访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万超。
笔者:请您谈一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郭万超:“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我们党理论的重大创新,在我们党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几十年来,这句话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基本理论观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逐渐凸显出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我们党在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并将其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列起来。
“第一个结合”与“第二个结合”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观点。“第一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下中国国情的结合,包括经济的国情、政治的国情、社会的国情等,也是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的结合,所以“第一个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导向性。
那么“第二个结合”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内涵是什么?中国的发展道路与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最大的不同是,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度。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独特的标识,更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伟大历史成就、创造“两个奇迹”的重要根源。“中国式社会主义”不妨理解为中华文化诸层次所构成的土壤上创造的某种使经济得以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
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我们中国很独特的地方,是中华民族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因为中国历史从近代以来也就一二百年,改革开放也就40多年,相对于中国漫长的文明来说,是一个很短的历史阶段。中国五千年积淀的文明力量,是一个巨大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经验,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内蕴的力量,提出了“第二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新的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笔者:您怎样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郭万超:今天是昨天的延续,现代从传统中走来。传统和现代有区别但不能割裂,现代文明建设需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吸收外来,建设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现代文明是我们应当遵守的重要原则。
文化的生命和价值在于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对待传统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因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路径。推进“两创”,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妥善应对。与经济发展相比,文化发展还相对滞后。中国是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文化发展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了把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独特价值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把无比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有效的产业动能,就必须按照新时代的要求,遵循文化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现代理念和现代方法,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的生命活力。
(《人民周刊》2023年第21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