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敢教日月换新天

——楹联作者赞焦裕禄精神

本刊记者 付冰冰    2023-11-14 21:40:33    《人民周刊》

九曲黄河十八道弯,入海前最后一个拐弯处途经河南开封兰考县,因“风沙”“盐碱”“内涝”三害肆虐多年,“最苦、最穷、最困难”的36万兰考百姓亟待旧貌换新颜。1962年冬,40岁的焦裕禄怀揣一纸任命书,只身赴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义无反顾接受组织部门最严峻考验。直至病逝前的几百个日日夜夜,迎难而上的他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整治由八十四个风口、一千六百个沙丘、二百八十九公里阻水路基和涵闸、十万亩盐碱地构成的“三害”,取得明显成效。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他用短暂的一生书写了宝贵的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2023年8月16日,焦裕禄同志诞辰101周年的日子里,重温中国楹联学会与《人民周刊》联合主办的“理想·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楹联书法征集活动,追思焦裕禄精神楹联作品,学习、领悟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焦裕禄精神,为新时代新征程解决新问题汲取力量。

情系人民,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碧树栽成兰考绿;

愿当公仆,名抛身外,利抛身外,丹心染作党旗红。

《兰考县志》记载,1949年之前的八百年间,黄河兰考段曾决口泛滥达143次。“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携幼去逃荒。”童谣唱出了兰考的苦难记忆,同时揭示了在兰考从政的难度:面对“三害”,经济难发展,经济发展不起来,干部如何进步?

面对当时传得沸沸扬扬的“灾区栽干部”议论,不少干部都将履新兰考视为畏途,焦裕禄却选择迎难而上。因为他坚信,越是困难越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言为心声,行为心表。几百个风沙、风雪交加的日子,见证了焦裕禄改写兰考旧貌的决心。

“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及其精神影响下成长的!”从自己上中学时,在课本《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中,了解到焦书记顶着病痛折磨顽强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种树治沙的光辉事迹,到后来自己成为中学老师,教学生学习焦裕禄的课文,来自江西余干的雷银喜坦言,焦裕禄的形象和精神早已深植于心!

2022年,雷银喜从网上得知征集活动后,怀着对焦裕禄书记的敬仰,创作了反映焦裕禄精神的楹联。上联抓住焦书记在兰考任上带领人民种泡桐树治沙丘的典型事迹,用“情系人民”领起,突出其一心为民的公仆意识,“生也”二句是习近平总书记一首词作中的二句,高度概括了焦裕禄治沙的行动和愿望。下联则是对上联的补充和延伸,进一步诠释了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结句指出焦裕禄的赤子丹心为党旗增光添彩,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2023年初,看到自己的作品有幸入选征集活动,雷银喜感到非常高兴。雷银喜告诉记者,收到作品集后,还认真阅读了其他入选作品,通过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呈现,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焦书记虽然早早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一直在激励着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他的顽强奋斗、迎难而上这些宝贵精神品质都曾给予我前进的力量,今后仍将一直会以焦书记为人生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银喜说,作为一名教师,还会继续向学生讲好焦裕禄故事,让焦裕禄精神传承下去!

竭忠许国,尽瘁忧民,扛大任在肩,兰考克难淬铁骨;

立范廉风,无私化雨,看焦林遍陌,甘棠留荫散清香。

对自己很节俭,对百姓很大方。焦裕禄生前用过的被褥补丁摞补丁,加起来多达78个。进村走访时,遇到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的农村儿童时,他毫不犹豫自掏腰包给予救助。生活中,焦裕禄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在子女的教育上,同样守住了共产党员的底线:嘱咐儿子把送给自己补养身体的活鱼还回渔场;婉拒县邮政局工作指标,送女儿去食品加工厂酱菜组当实习工;得知儿子利用自己的关系逃票看戏,焦裕禄亲自去补票并在县委常委会上做检讨。

“我在焦裕禄身上感受到两种伟大的精神境界,一是亲民爱民的精神,二是无私奉献的境界。”为此,山西省夏县中学语文教师张丹薇在构思对联时从这两方面下笔。上联赞颂焦书记扛大任在肩的铮铮铁骨,下联赞颂他廉洁无私是后世的楷模。甘棠用召公的典故,召公行德政,人民感戴,对召公憩息过的甘棠树亦爱护有加。后来用以表示对贤官廉吏的爱戴或怀念。

2022年6月,张丹薇的联友赵继杰在楹联征集群发了约稿通知,因为焦裕禄鞠躬尽瘁形象早已深入内心,于是张丹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焦裕禄精神撰写楹联。

“那时我们都是红着眼睛从影院出来的。”回忆起高中时学校组织学生去电影院观看爱国影片《焦裕禄》,张丹薇感慨万千,兰考县委书记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她和她的同学们。剧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场面时至今日仍然令她记忆犹新:为了改变兰考面貌,焦裕禄长时间忘我工作,积劳成疾,在记录工作时肝病复发,为了减轻痛苦,用力用桌角抵着肝部,满脸黄豆粒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上滑落……弥留之际,仍然挂念的是兰考县……

“在兰考的475个日日夜夜,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焦裕禄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让我深深敬仰。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的不仅仅是教育理论和技巧,还需要教育者自己的精神品质和人生态度。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格力量,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我深深地感受到焦裕禄精神的启示和引领。”张丹薇说。

和群众打成一片,治盐碱治洪涝治尘沙,为党赤诚,满腔热血;

与困难搏斗经年,抗浮夸抗病魔抗私利,奉公廉正,两袖清风。

“少年时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文章一发表,我就认真阅读,深受教育和感动,幼小的心灵就暗暗发誓:要做焦裕禄那样的人!”退休前曾担任安徽多所中学校长、书记的童乃生说,虽已过古稀之年,但仍常向儿孙及周围人宣传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和伟大精神,“只要一息尚存,焦裕禄精神不忘不丢”!

艰苦奋斗、科学求实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兰考的一年多时间里,身患重疾的焦裕禄顾不上医治自己,却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灾情,寻找救灾良方。1962年12月10日,在焦裕禄履职兰考的第四天,通过向在牛屋村插队的上海知青萧位芬请教,二人在30多种树木里确定了用泡桐治理风沙的科学思路——泡桐能在沙地扎根,并且耐盐碱。1963年一年时间,5万亩泡桐在兰考扎根发芽,欣欣然迎接1964年的春天……

然而,1964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42岁。离世前一夜,焦裕禄仍心系兰考,由他亲笔起草的《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文,已经写好了开头……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1990年7月15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有感而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深深表达了他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情。

可以告慰焦裕禄的是,他用生命为兰考绘制的蓝图,在一代代兰考人的接续奋斗下已徐徐展开。2017年,兰考成为河南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焦裕禄当年为治理“三害”发掘的“三宝”之一泡桐,经过几十年扎根生长,已成为兰考人的重要致富产业,化作一件件乐器、一套套家具飞往千家万户……

黄河两岸风沙不再,兰考南北焦桐长青。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呼唤更多“坚定跟党走,为党分忧,为党添彩”的“焦裕禄”!

(《人民周刊》2023年第17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3年第17期

上一篇:让西迁精神永葆时代光彩
下一篇:焦裕禄精神是挖掘不尽的宝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