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文化与自然遗产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也是人类文明的珍贵结晶。持续深入保护和传承文化自然遗产,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本期专题报道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绽放迷人光彩。
位于法国巴黎中心区封德努阿广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人类历史上非遗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于20年前在这里诞生。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次会议的最后一天,大会用包括中文在内的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同时公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自2004年加入《公约》以来,作为缔约国之一的中国政府积极践行公约精神,走出了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道路,向世界非遗保护工作贡献了中国经验。6月10日是我国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在此期间开展9800余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纪念、展览、讲座活动,展示非遗风采,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建立四重非遗保护制度
尽管《公约》诞生仅有20年时间,但孕育《公约》的过程却是漫长的。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公约》,将具有特殊价值的遗迹、遗址、文化景观及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此确认其为全人类的遗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社会变革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比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脆弱,更容易遭到自然或人为的损害。
之后10余年中,该组织通过的一系列《建议》和《宣言》皆强调了非遗的重要性。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人类活瑰宝”体系,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通过上述活动取得的经验与相关研究,得出可以通过新的公约来保证实现对非遗进行最妥善保护的结论,《公约》自此孕育,为人类未来非遗的保护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广阔前景。
非遗是全人类共有的财产,对于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说,它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6月9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主办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同期一并举办了《公约》通过20周年纪念活动。开幕式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发表致辞,向参会的25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及外交官,以及多部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中国自加入《公约》以来非遗保护工作的成果与特色。
饶权指出,中国于2004年加入《公约》以来,积极履行缔约国责任,全心全力推进人类非遗保护事业,充分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特别是在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中国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非遗保护制度,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一是不断完善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二是成功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三是扎实推动非遗学科理论研究和人才队伍体系建设,四是着力构建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播推广体系,全社会非遗保护传承氛围浓厚,蔚然成风。
饶权进一步介绍说,通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位;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1557项,3057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截至2022年底,11所高校设立了非遗保护本科专业,9所院校开展研究生阶段非遗方向人才培养试点,21所院校设立非遗学院和研究中心,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发挥院校在推进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培训人次超过10万。
非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在国家顶层设计下,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开创人类非遗传承人保护制度
“系统性保护,可持续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出的希望与嘱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法律法规制度更加健全、非遗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持续深化、非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明显提高、非遗保护社会氛围日渐浓厚,迈入非遗系统性保护新阶段。在系统性保护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保护,关键在于“人”。
自2001年昆曲成为我国首个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至2010年,我国有26个非遗项目入选。自2015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中国及另外10余个申报非遗项目数量较多的国家设置了限制,规定每两年仅可申报一项人类非遗项目。
我国大量非遗项目由此处于排队状态、大批非遗文化亟待美美与共。与时间赛跑,年事已高的传承人能坚持多久?
“我们既保护非遗项目所承载的文化事项,也保护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这是我国开创性的保护方法。”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告诉本刊记者。
“是谁首次吹响了贾湖骨笛上的五声音阶?是谁绘下了仰韶陶器上的第一笔红彩图案?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造字的人叫仓颉,作乐的人叫伶伦。我们知道,是历史上所有知名和不知名的先辈,创造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并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坚守,将中华文脉承续至今,形成了磅礴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田苗说,作为2023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之一,“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迄今已经走过5个年头。5年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持开展的非遗记录工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已经对我国1800余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用影像方式进行抢救式记录,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承担了学术咨询、培训和成果验收等主要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我们的政府、人民群众和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一直在做的工作。”此次参展的第五届“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展览共展映68部影片,凝结了传承人和非遗一线工作者的大量心血。田苗介绍说,在文旅部非遗司的直接领导下,截至2023年初,传承人记录工作已经完成对1800余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的1040位传承人的抢救性影像记录,并将资料永久保存在国家图书馆作为档案留存后世。
北区展览现场,一幅立体书籍式样的展板上,几十位彩色与黑白相间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照片印在其中。黑白色头像照片的主人已经离开了世界,但是他们传承的非遗技艺与非遗精神已成为影像资料,留存后世代代相传。
人民群众是非遗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6月11日下午,国家图书馆学津堂现场座无虚席。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刘魁立做客2023年“非遗讲座月”,强烈的文化自豪感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的心。
一天前,他的高徒、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巴莫曲布嫫在这里分享了“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巴莫曲布嫫曾长期致力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持参与了中国珠算、二十四节气、藏医药浴法、太极拳、送船王等非遗项目的申遗论证工作。
“前几天总书记讲到‘两个结合’,我觉得这对于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所结合,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新的生活、新的社会环境,以及全体中国人立于世界的那种无愧于时代的新姿态!”
在刘魁立看来,没有哪一个时代,也没有哪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国现在所做的这样,对于非遗给予高度关注与认真保护,而且做起来那么有兴致、有办法;没有哪一个时代,没有哪一个民族,有像我们中国现在所做的这样,把非遗保护工作和我们的文化建设放在一起,和我们自己生活幸福感的提高、人民美好情绪的提升结合得这么紧;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现在一说到非遗的保护传承,几乎都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最光荣、最热心的一件事情!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政府将“传承人”作为非遗保护的主体。“我们对于传承人的重视,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在刘魁立看来,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对于传承人的重视也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推进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非遗保护不仅为传承人及广大民众的地位正名,使我们增强了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人民的日常生活在舆论上和现实当中被赋予了积极意义,这种文化理念上发生的变化,让广大民众的自然观、世界观、幸福观、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受到了尊重,为百姓创造和增加了和谐的基础与平台。刘魁立进一步解释说,传承人概念的提出,对于非遗保护的认知和实践是核心、本质问题。
与此同时,刘魁立认为,非遗保护传承的主体应该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个是作为能动主体的传承人群体,另一个是作为协动主体的,参与应用、欣赏和享受非遗的广大受众群体。“恰恰是广大民众一方面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智慧和技能的体现,另一方面通过自身需求、审美与价值观一直在影响和推动着非遗的发展。”刘魁立说。
从历史角度看,过去的文化享用、文化消费具有明显的阶级界限。比如:“五爪龙”符号,只有古代的皇帝才可以用,贵族大臣只能用四爪或者三爪;以玉雕、京绣、花丝镶嵌等为代表的“燕京八绝”一直属于皇家宫廷艺术。如今,随着非遗的保护传承,阶级界限被消除了,人人都有机会参与非遗传承事业、人人都有权平等地参与非遗成果的享用。
“长大后,我要一边工作,一边传承、保护古琴艺术!”6月9日中午,青岛58中高一学生白雪和她的同学们迎来“特种兵式”研学最后一天的最后一站国家图书馆。位于北区二层的“年华易老,技艺永存”展览深深吸引着白雪的目光,身高一米七的她俯身蹲在地上,仔细阅读我国首个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古琴的介绍。得益于小学四五年级时学校开设的古琴课程,这项拥有三千年历史的乐器在青少年群体中并不陌生。
琴韵高山间,雅自少年时,其“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和雅”文化在润物无声中代代传承。
让非遗成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
6月9日上午启动式主持工作结束后,田苗向参加《公约》纪念活动的文旅部领导、20余名驻华大使及外交官介绍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及今年非遗展映月的具体成果。“太极拳非遗项目体现的是‘和’的概念,它不是为了求胜负,而是为了自强不息,强身健体。古琴艺术中高山流水的故事则体现了中国人珍惜友情的文化性格。”面对外交官们对太极拳和古琴表现出的浓厚兴趣,田苗一一介绍说。
“下周我想来办一个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读者证,来这里看书、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参展结束后,孟加拉国等国家的多位外交使节向田苗表示,很想组织自己国家的孩子来访中国。安哥拉外交官进一步表达了想与中国共同举办介绍两国文化,增进彼此文明互鉴、互赏的活动。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保护塘尊重塘提高认识塘相互欣赏、合作”,这四组关键词是《公约》的核心价值观。从某种程度来讲,弘扬非遗就是团结全人类,保护、传承非遗也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力量。
(《人民周刊》202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