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常嘉煌:承父母之志 做“敦煌之子”

本刊记者 何娟    2023-07-31 09:06:15    《人民周刊》

“《环球时报》!我在日本经常看的,嚯嚯!”走进人民日报社10号办公楼,看着墙上悬挂着的烫金牌匾,旅日画家常嘉煌脱口而出,对着招牌笑容满面相当兴奋,“因为疫情,我已经3年没有回国了,但每天都看国际新闻,是《环球时报》的忠实读者。这些年,外媒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也越来越少”。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常嘉煌时隔3年回到祖国,近日来到人民日报出版社做客。走在灯火通明的陈列大厅,站在窗明几净的玻璃柜前,看到《习近平用典》等展出图书和杂志封面印着老朋友的照片,父亲常书鸿与习仲勋父子的过往交集令他回想连篇、感慨万千。

据常嘉煌回忆,父亲常书鸿在北京生活的日子,习仲勋父子多次上门探望。从敦煌到北京,两家人结下了深厚的情义。“总书记交代我画《钱江潮》,要反映浙江的风景人文,表现浙江人民的时代精神。他还多次交代我,敦煌的事业要一直做下去!”总书记的嘱托,从当代照进历史,从历史走向未来,“今天到来的一切,也是我父母毕生的心愿”。

希望敦煌文化成为人民的艺术品

近年来,国内掀起“敦煌热”,人们热衷扮演飞天女神、学习敦煌舞乐、深入西北参访,各种网红打卡视频、联名文创产品层出不穷……与敦煌有关的热门现象,成为年轻人争相追捧的社会风尚。远在日本的常嘉煌,通过媒体和网络,密切关注着国内的新事物、新思潮。在他看来,敦煌的走红不是突然的,而是必然的。“早期流行的飞天墨水、飞天暖瓶,品牌创意都来自敦煌文化。更早以前在欧洲,如果不了解敦煌艺术,都不好意思在巴黎参加各种沙龙活动。疫情期间,敦煌壁画里的防疫题材,也在网上走红。”

人们对于莫高窟的热情,持续多年,只增不减。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古老的洞窟成为天然的文物庇护所,密集的人类活动却对宝贵的艺术品造成难以修复的损害。保护好、研究好、弘扬好、传承好敦煌壁画,任重道远。

翻阅人民日报出版社在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出版的《敦煌守护人》一书,图文并茂的纸张间,穿插着敦煌壁画的匠心巧思,穿梭着以常书鸿为代表的老一辈敦煌人的光影映像,时光在指尖流淌,记忆在脑海中定格。“父亲常书鸿及前辈们牺牲个人与家庭,为今天敦煌莫高窟的保护成果打下基础。那种苦与乐是一种选择,一种自我却又忘我的选择;是知识分子对国家社会的担当与使命,是那一代人在继承古典智慧时表现出来的敬畏与执着。今日回顾,敦煌守护人的故事里都深藏一股坚韧的力量。”姐姐常沙娜为《敦煌守护人》撰写的书评,让常嘉煌深感共情。

历时千年,累计4万多平方米的敦煌壁画,饱经战争的摧残、侵略者的掠夺,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保护和修复敦煌壁画,推动敦煌元素走进大众生活,让敦煌文化成为人民的艺术品,是常书鸿毕生的心愿。

早期,艺术家们用油糊纸勾线拓印,极易损伤壁画的原始底色。1943年,常书鸿抵达敦煌以后,绝对禁止了这种临摹方法。他希望有更多人参观、了解、热爱莫高窟,但是面对络绎不绝的访客,难免又有诸多担忧。80年后的今天,常嘉煌终于可以回应父亲的顾虑,“父亲当年担心的事情,我们今天不用再怕了”。

常嘉煌一方面密切关注国内的敦煌保护工程,另一方面长期跟进国际上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文物修复、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以前,很多专家都告诉我,人工智能可以执行翻译写作,但是不能进行艺术创作。”如今,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日渐绽放新技能,高清的数字影像不仅让更多人在洞窟之外就能感受敦煌之美,更为壁画修复师们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今天的图像可以恢复到唐代的颜色,“我父亲母亲做梦都在琢磨的很多想法,都在今天成为现实!”

在临摹创作方面,母亲李承仙和姐姐常沙娜都先后做了大量工作。出生在敦煌、旅居在东瀛的常嘉煌,主要通过研究成果,将敦煌壁画转化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一种新的能量,致力于把它的精髓提取出来,进行创作和发展。

 

常嘉煌在人民日报出版社推介《敦煌守护人》一书。本刊记者 何娟摄

 

不做商业画家,要做人民的艺术家

童年时期,常嘉煌就用树枝和石子在西北的沙地上作画,学着来敦煌的艺术家们,一笔一划,有模有样,勾勒心中所想。石窟里的朝圣者,虔诚描绘心中的信仰;沙地上的孩童,也寄托着父辈的期望。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下过乡、进过厂的常嘉煌,因为表现优异,曾被推介出任军官。对此,常书鸿替他婉拒仕途:“我儿子不是当干部的材料,他要学的还有很多。”

生在敦煌、长在西北,在面临出国留学问题时,学在西方、名扬欧美的父亲常书鸿却为常嘉煌指向了大洋东岸,“日本有很多中国古代传播过去的文化艺术,但有些建筑、绘画、音乐、舞蹈的传统技艺在国内早已失传,你要多学习、多交流”。父亲为儿子指明方向、答疑解惑,并反复强调,“你们这代人,是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作为我的儿子,你不必为我做事,你要为祖国做事”。

1985年春天,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的胡锦涛赴日交流,与作为青年代表团团长的常嘉煌进行亲切谈话,“你是文化人后代,希望你像当年郭沫若、鲁迅那样结交一些日本朋友,延续中日双方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和情谊”。出访活动将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的传统传承至今,也让常嘉煌对文化交流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2015年,日本绘本大师加古里子特邀他参与自己的收官大作——《万里长城:穿越时空看中国》,用长城串联起中华民族从春秋战国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实现与其他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问题,在中日文艺界引发广泛关注。

旅日近40年,常嘉煌师从平山郁夫、东山魁夷等画坛巨匠,在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科和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潜心研究日本美术、丝路文化,协助常书鸿、李承仙在奈良法隆寺创作壁画《丝绸之路飞天》,根据父亲的讲演录音整理、编辑、出版《我与敦煌》《敦煌的光彩》等书,发起并加盟多个中日友好合作交流组织,持续多年举办画展、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家族的光环也是责任与使命的大山,长期加持在“敦煌之子”的肩上。回顾1994年,父亲因病去世,常嘉煌果断放弃海外发展机会,跟随母亲重返西北。“爸爸,嘉煌去敦煌!”这是他在父亲病床前的承诺。

1996年11月,在西北荒凉的河床上,李承仙、常嘉煌母子开始了原始的凿窟模式。不远处,父亲的遗骨安葬在大漠深处,与他心心念念的敦煌遥遥相望。在古老的石窟里传承现代艺术,像千百年前那样,让艺术家、画家、学生进窟创作,是常书鸿的宏伟设想。妻子和儿子继承了他的遗愿,不计成本、节衣缩食、自费开工。借助网络的力量,敦煌当代石窟获得了海内外众多艺术家的响应与支持,但母子二人仍有自己的坚持,他们多次拒绝境外投资,“外国艺术家可以一起来作画,但我不要境外资金,我选择自己去卖画赚钱,也不让外国人投资参与这项工程”。多年出国游学的经历,拓宽了常嘉煌的视野和胸怀,看到越来越多流落海外的敦煌文物,又难免刺激他骨子里的敏感情绪,“我更加深刻理解了父亲母亲当年的决定,也更加坚定自己要守护敦煌的决心”。

改革开放早期,西方资本和海外思潮进入中国内地,一部分画家迷失在利益浮华的泡沫里,这引发李承仙等老一辈艺术家的警惕。常嘉煌回忆道:“母亲告诫我,嘉煌,你不准再做商业画家!”秉承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做人民的艺术家,是常氏家族一脉相承的传统。解决完敦煌当代石窟的经济困境,常嘉煌也很快摆脱商业画家的身份,他积极创作《钱江潮》歌颂时代精神、绘制《奥运之韵》致敬体育之美,将大部分画作无偿赠送给国家和公益团体,作品和人品广受好评。执笔半生,敦煌壁画丰富的色彩、多变的节奏、磅礴的气韵、宽广的胸襟滋养着常嘉煌的艺术生涯,促使他探索“智性联觉艺术”。

 

1979年常书鸿和夫人李承仙。石少华 摄

 

从敦煌飞天探索“智性联觉艺术”

飞天,是敦煌文化典型的艺术标签之一,飘逸、灵动,兼具美感与动感,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常书鸿、李承仙多次联手创作飞天女神画作,夫妇俩曾在《敦煌飞天》一文中写道:“飞天,是浪漫主义思想方法与创作方法相结合的产物,是古人最善良、最美丽的理想憧憬进一步的飞腾与升华,而敦煌则是飞天荟萃之地……”

2016年,敦煌乐舞——常书鸿李承仙艺术展厅在浙江音乐学院圆满落成,《丝绸之路飞天》《飞天乐舞四条屏》两幅作品作为敦煌艺术代表重点展出。与此同时,常嘉煌受聘浙江音乐学院,探索音乐与绘画的关系——“智性联觉艺术”,相关的研究生选修科目也应运而生。

“终于见到导师本人了!终于见到真的老师了!我的学生们非常激动!”谈到教学故事,常嘉煌喜笑颜开,时隔3年,恢复线下教学,与“素未谋面”的学生当面授课,是他本次回国最开心的事情之一,“绘画最好是手把手当面教学,看到提前通过电脑屏幕认识的孩子们,大家彼此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感到非常亲切”。在父亲出生、上学、生活过的城市,延续父亲母亲的艺术故事,赓续常氏家族的文化苦旅,他也走出了一条独具匠心的文艺之路。

常嘉煌的学生几乎都毫无绘画基础,他们听着音乐去作画,也会通过绘画再作曲,实现音乐与美术的跨界创作和艺术链接。“我们每个人都有天生的艺术潜能,在任何时期都可能被激活、激发出来,在有效的引导下,这种天赋可以持续一生。”常嘉煌认为,音乐、绘画等艺术可以唤醒人性的真善美。早在2004年,他配合公益组织在北京儿童医院开展“彩虹计划”,教白血病患儿学画画,让童心永驻、让童真留驻,让孩子将绘画作品作为父母最好的纪念品,“画作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甚至不应该是个商品,而是表达人类感情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次回国,常嘉煌还将与钱学森教育基金合作,探索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推广“智性联觉艺术”。

此前在日本,常嘉煌还试图走进监狱,用音乐和美术唤醒服刑人员内心的艺术细胞,对他们进行思想和精神的改造、进行灵魂与内心的重塑,“敦煌壁画里,有很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在传播美的过程中,都能起到教化作用”。在李承仙、常嘉煌新开的当代石窟里,人类的生存与命运、自然美、生态美、人性美是永恒的创作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作者携手执笔,记录、传播、弘扬艺术之美,用古老的载体传承现代的文明,促进敦煌文化的再次复兴。常嘉煌告诉记者,在敦煌千年的创作史中,妖魔鬼怪类题材相当少。《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图》《鹿王本生图》《飞天》等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中传达的真善美,是全人类认同的、向往的。

读解音乐去绘画,点缀着常嘉煌的艺术生涯。2013年,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王菲同台,伴随一曲《心经》,同步创作大型音画作品。2016年,在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闭幕式上,他现场创作《我们的星球——绿色希望之路》,赠予联合国环境署。2019年,他在甘肃龙林创作《红旗颂》,为新中国70华诞献礼,在敦煌莫高窟创作《丝绸之路》,作为送给父亲的礼物。

经过多年尝试和教学实践,常嘉煌的“智性联觉艺术”取得丰硕成果和可喜成就。2022年,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在甘肃省人民政府、敦煌市人民政府、敦煌研究院、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中日友好团体等有关方面的支持下,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举办《西域·东瀛  传承·超越——守护莫高窟家族的故事》展览,其中,浙江音乐学院展出的“智性联觉艺术”研究成果,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端午时节,常嘉煌应邀参加在甘肃天水的伏羲大典,作为旅居海外的嘉宾代表,为伏羲像敬献花篮,在雄浑的钟磬鼓乐声和辉煌盛大的仪式典礼中,远望半个世纪前插队的山村,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延续敦煌事业。

 

(《人民周刊》2023年第12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3年第12期

上一篇:一生书缘 情留书间
下一篇:播撒皮影艺术的种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