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新闻也是,职业生涯内曾6次获中国新闻奖,还曾获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的费伟伟同样是。2023年6月15日是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75岁生日,14日,受人民日报出版社、人民日报图书馆邀请,留有美髯的费伟伟回到金台西路2号,带着他主编、新近出版的《人民日报写作课》《人民日报记者说》等系列图书,以“做更好的新闻人”为主题,在读书会上将他近40年新闻职业生涯积累的经验、心得向青年编辑和记者倾囊相授。“希望通过业务研讨,帮助年轻的新闻人在成长路上少走点弯路,同时也向那些曾帮助、提携我的人民日报前辈们致敬。”费伟伟说。
费伟伟1962年生于江苏无锡,1983年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人民日报社,退休前任地方部副主任。其间也不乏到其他机构或部门升职的机会,但费伟伟婉拒了。当本刊记者问及个中原因时,他淡然又洒脱地回答:“我做新闻业务研究离开不了采编一线。”在地方部的9年里,费伟伟撰写、主编了9本书、200多万字,这些著作凝聚着一个党报人的初心与坚守,诠释了“怎样做更好的新闻人”。
做更好的新闻人要追求新闻的高境界
费伟伟1983年分配进人民日报,就在一版上夜班。他在书中写道,“直到1990年调入经济部后才有了一种当记者的感觉”。在经济部期间,他写出了一篇篇记录时代、启人思考的精彩报道。《文脉永驻看苏州》《蓄势夔门欲成龙》《潮打津门波澜阔》《便宜一半的电为什么发不出?》《中国的海外油田》《黑煤不该白骨换》等一系列经济报道,新闻从业者至今读来,仍受启发。
“费伟伟10余年来一直在探索一条路——一条如何从经济宣传的传统模式跳出来的路。”在费伟伟从事新闻工作第20个年头出版的新闻作品集的序里,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曾这样评价费伟伟。
范敬宜曾评价说,费伟伟从一众青年记者翘楚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在于,他的经济报道作品中总是贯穿着一条“文脉”。所谓“文脉”,是指流动在一个人血液中的全部文化积淀,是长期蕴藏在胸臆的古今中外文化气息在他从事的各种活动中的流露,积之于中,形之于外。尤其是经济报道,缺了这一点,要么枯燥无味,令人不忍卒读,要么云苫雾罩,令人不知所云。具体地说,费伟伟在努力求索如何更多地从人文角度来反映经济成就、分析经济现象、解释经济问题、预测经济走向。就像著名科学家杨振宁那样,善于用中国传统文化现象(包括书画)来诠释最深奥的科学原理;像著名资深记者梁厚莆那样,善于用林语堂式潇洒的文笔来纵论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再专业再艰涩的学问,在他们笔下都活了起来,变成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读者都能接受和理解的东西。
“这是一种新闻的高境界,也是我心向往之、梦寐以求而始终难以望其项背的高境界。”从范敬宜的评价里可以看出,做更好的新闻人是有迹可循的,这篇序言题为《且引文脉贯新章》,对“文脉”的追求,正是对写作高境界的追求。
做更好的新闻人要有高远站位
“学者马克思·韦伯将学术与政治视为一种志业,认为这是一种‘去用力而缓慢地穿透硬木板’的工作。做新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句话出自费伟伟2018年出版的《人民日报记者说: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时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给该书作序。时至今日,该书已10多次再版,销量逾10万册。
在卢新宁眼里,费伟伟是一位温润如玉的江南才子,而性格里却有一种不平常的执着。三十多载从业经历映照了他热爱新闻事业的初心,也诠释了好稿是不畏繁难创作出来的。
卢新宁在这篇序言中写道:“‘活蹦乱跳、顶花带刺’的鲜活文字,背后是作者深厚的洞察力、判断力,最根本的则是党报记者的高远站位。”
“站在天安门看问题,到田间地头找感觉”,是费伟伟在其撰写及主编的图书里、在其于不同场合的新闻业务研讨时反复强调的,也是费伟伟给遇到采写困惑的青年采编人开出的“药方”。前半句向新闻人提出了要有“大局观”的要求,后半句则给出了践行“大局观”的方法。
方法怎么与具体的采编工作结合呢?在6月14日的讲座中,费伟伟分享了他参加一次新闻发布会的细节。
一般情况下,记者拿到新闻发布会的通稿就完事了,但费伟伟在发布会后,又“转悠”到发布会主办方办公室,从而寻觅到“我国在印尼马六甲油田获得约30%股份”的独家消息。这一发布会之外的消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凭借对政策的高度敏感和扎实的新闻素养,费伟伟及时采写了《中国的海外油田》一稿,刊出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类似的精彩案例时常见于费伟伟的书里。费伟伟在和年轻媒体人对话时鼓励大家,每次采访都要有人民日报老记者提倡的“出门摔一跤,也抓一把土”的精神,增强“脚力”“眼力”,在采访中最大化获取信息,有些东西也许这次用不上,但它会成为一名记者成长的养分。这也启发着青年新闻人,高远站位和大局观最终都要落实到平常细微的工作积累中。
做更好的新闻人要在苦心中觅悦心之趣
“崇尚思想的拓展和业务的钻研是党报多年以来的历史传统,而费老正是这一历史传统极具代表性的‘传棒人’。通过《人民日报写作课》这三本书,费老也对年轻一代的记者编辑寄予厚望,希望大家都能成为这一历史传统的赓续者和传承人。”人民日报社地方部编辑宋飞是《人民日报写作课》丛书编辑组的6名成员之一,6月14日的读书会上,他代表编辑组分享了这套丛书的编后感。
在宋飞眼里,被年轻人尊称为“费老”的费伟伟,更像是大家的良师和诤友。对于能够参与《人民日报写作课》的写作和编选工作,宋飞坦言是一次难得的学习、观摩和成长的机会。而费老在没知会的情况下,把他和另外几位地方部编辑的名字署在“编者页”上,让大家既感到荣幸又觉得惶恐。
“读稿、编稿、写稿,给了我平静安适的内心,因劳作而满足,也因收获而知足。蓦然回首,忽然懂得了:人生能有多大价值,其实取决于你有多少经历,并且在经历中去体悟那份快乐。如果感受不到快乐,还怎么可能坚持?专心去做一件事,别管多少年,无论这个过程是酸是甜。耳顺之年,蓦然读懂了《菜根谭》里还初道人说的那另半句话:‘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费伟伟《天道曲如弓》一文结尾的这番话令宋飞印象深刻,他以此作为此次读书会发言的结语,以激励自己和更多读者,深刻领会费老编写这套书的苦心孤诣和苦口婆心。
在面向青年采编人和高校学生的讲座中,费伟伟从没提起过采编工作带来的压力,仅仅在多年以前的一本书里蜻蜓点水般提及担任《经济周刊》主编期间,一度累到犯突发性耳聋。但他对采编工作,依然选择了不离不弃、始终如一。“我想,既然干一次,就要干出点名堂,就要‘投入地爱一次’!”
“活着总要有比挣钱高尚点的目标吧,总要有趣味一点吧!”这大概是费伟伟的人生座右铭。在费伟伟故乡的无锡名人志里,犯“耿”犯“倔”、命运坎坷却令他引以为傲的“江南杠子头”比比皆是,如明代万历年间与日益腐败的朝廷意见相左的顾宪成、受权奸魏忠贤迫害投水就义的高攀龙等。“那座东林书院,就在我读初三的十一中旁边。”费伟伟说。
也许在某天,您路遇费伟伟,喊一声“您好呀,江南杠子头!”那位飘髯者,定会驻足回眸……
(《人民周刊》202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