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的雷锋精神不止发扬在3月5日,对于“择一事做一生”的张立涛来说,一年365天,天天都是“3月5日”。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就是在践行雷锋精神。
“小学时,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如果谁做了一件好事,就会听到有人说,‘你学雷锋呐’。”张立涛今年54岁,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抚顺市分公司的一名投递员。身着绿色邮政服,驾驶绿色面包车,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便是给“雷锋班”送信。自学雷锋活动开展至今,60多年来,47万份对雷锋的思念,化作一封封邮件,从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投往“雷锋班”。2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张立涛与其中1/3的信件一同驰骋在辽宁抚顺顺城区的邮路上。
“退伍后能为‘雷锋班’服务,我感到特别自豪。我认为,雷锋精神不是写在纸面上的,而是一种有温度的动力,在驱使自己前行。”
转业前,张立涛曾是沈阳军区某部修理连一名焊工。转业后,他一直为“雷锋班”投递邮件。作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张立涛不仅兢兢业业做好“分内事”,也竭尽所能做好“分外事”。
2021年9月,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一位有着12年军龄的老兵遇到了“麻烦”:4件行李在邮寄过程中丢了最重要的一件。
“12年的军旅生涯都在里边,维和部队照片、天安门阅兵照片都在里边,无法复制。”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焦虑的老兵来到抚顺邮局,向张立涛寻求帮助。
“你来吧,咱尽力去找。”
虽然丢失的包裹不是通过邮政公司邮寄的,但同样在部队当过兵的张立涛特别理解老兵的心情,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老兵的请求。
凭借过往积累的业务经验,张立涛在寻找途中发现,本该邮寄到辽宁锦州的包裹被邮寄到了河南邓州。这次特别的寻找过程也引起了邓州方面的重视,通过数天接续努力,包裹终于完好无损地找回来了。
“找回的不是包裹,而是一名军人的12年军旅生涯!”面对失而复得的包裹,老兵给张立涛敬了一个军礼。那种感觉令张立涛至今难忘,“无法用语言表达”。
从入伍新兵到退役老兵,从书信到微信,张立涛与“雷锋班”的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于那些未曾打过照面的求助,张立涛也竭尽全力,能帮就帮。
2018年9月,张立涛收到一封来自山东枣庄的求助信,寄信人的母亲有位失散多年的弟弟在辽宁抚顺,希望通过“雷锋班”投递员帮忙寻找到自己的舅舅。
收到信件的张立涛立刻通过电话核实,将寻亲信息发到派出所、抚顺钢厂等有关部门,最后在一家养老院找到这位老人。原来,老人曾因头部工伤导致意识模糊,失去与故乡的联系。了却寻亲者全家的心愿,张立涛却婉言谢绝了对方的感谢之情。
“鸡毛信”“盲文信”“国际信”,学雷锋的路上,从此多了一封“寻亲信”,见证雷锋精神历久弥新。“还有6年就退休了,我很舍不得。”张立涛说。在“张立涛”们的努力下,雷锋精神却从未退休。
(张修哲对本文亦有贡献)
(《人民周刊》202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