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过去三年了,但刘永好始终记得,在2020年全国两会的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听他讲述民营企业面临“产销难”“投资难”“兑现难”时的一幕。“总书记的关心和肯定是民营企业最大的动力和信心!”三年后的全国两会上,72岁的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再次为民营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有一段时间,一些媒体和网红认为民营经济过时了,像这样的论调,对民营企业是有影响的。不但对民营企业,对相关的金融部门、基层政府部门也是有影响的。”3月2日,刘永好参加全国两会前夕,在北京媒体见面会上表达了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
“加强农村经济带头人培育”“保障农产品高效安全流通”“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刘永好今年履职的建议多以乡村振兴为基本出发点。六项建议中,他把“提升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个人履职的“一号建议”,背后有着深刻考量。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持续出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扩面、加量”“发行专项债券”“加大对重点产业链稳定运行支持力度”等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在改善营商环境和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广大企业收到了“政策红利”“发展红包”。刘永好认为,随着疫情放开、经济重启,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刘永好看来,“信心不足”是民营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发展难题。一方面,历经三年疫情冲击,处于发展低谷的实体经济出现了复苏信号,但包括旅游、消费等在内的全行业仍需要一个恢复过程;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看不清方向的情况下选择观望、“躺平”、不投资、少投资。
刘永好认为,民营企业信心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国际环境看,民营企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内环境看,民营企业面对中国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转型的历史机遇期;从民营企业自身看,一些仍属于传统产业的企业亟需转型升级。
创业四十余年,履职三十一年。担任1届全国人大代表、6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刘永好认为,民营企业经营环境有所下降,具体表现在三方面:首先,与央企、国企相比,民营企业发债比较难;其次,发债利率跟同规模的央企、国企相比,利率高1—2个百分点,这种情况让民营企业感到更大压力;再次,基层政府在一些项目的审批、采购方面对央企、国企的支持力度大一些,有些业务明确只能给国企等,这些都一定程度影响了民企发展的信心。
为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刘永好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各类涉企政策的全面、及时、精准解读,引导民营企业家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形势预期;二、完善民营企业支持机制,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真正营造良好的亲清政商关系,经济利益上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事业发展上亲密无间,民营企业发展融入党委政府的战略布局中;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作用,引导和促进民营企业增信心、抓发展。
“相信只要我们民营企业树立了信心就有担当,只要有担当就会有未来!”刘永好说,当前民营企业要咬紧牙关、拥抱变革,把自己的产业做得更好更强,为解决就业、促进发展做更大贡献,加大力度提高企业竞争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在自身成长壮大的同时,与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把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好。
(《人民周刊》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