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2023-08-07 17:48:01    学习时报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2015年12月,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雄安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规划建设中应始终坚持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努力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典范之城。

坚持产城融合,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应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均衡和以水定产、以产兴城原则,推动形成起步区、外围组团和特色小城镇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一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聚焦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产业,结合起步区带状组团城市空间结构,北部重点发展科技创新、高等教育等功能,中部重点发展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等功能,南部重点发展科研院所、文化创意等功能,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方式,引导形成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二是促进职住均衡发展。按照“组团式、多中心、网络化”的发展理念,单个组团规模控制在20—30平方公里,产业功能在组团内相对集中、组团间相对均衡布局,围绕公共交通节点和就业功能集中区域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强化多层次多类型住房保障,提高功能混合比例,减少长距离通勤需求,促进就近职住均衡。三是营造高品质创新空间。坚持功能混合、设施共享、空间开放,规划多样化产业园区和创新街区,打造安全快捷的交通体系和尺度宜人、全龄友好的公共空间,创造充满活力、激发创意的创新氛围。

坚持人民城市理念,打造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应始终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作为城市建设的根本遵循,努力营造高品质城市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一是打造便民利民生活圈。推进公共服务向基层、社区下沉,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结合社区中心、公园绿地,按照服务半径和居住人口分布,均衡布局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二是积极开展智能城市建设。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推动构建全域智能化环境,积极开展智能驾驶、数字道路运营等智能场景应用,提升城市智慧管理水平。三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倡导绿色出行模式,建设绿色电力、清洁供热系统,打造“无废城市”,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四是筑牢韧性安全基础。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水源保障、防洪排涝、能源供应、交通运营、消防安全、应急救援等与城市运行密切相关的领域,高标准规划建设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韧性安全水平。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应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城水林田淀草系统治理,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成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一是扎实推进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重要要求,在多水源补水、流域系统治理、强化整体修复等方面持续发力,逐步恢复“华北之肾”功能。二是持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全面落实“先植绿、后建城”要求,积极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快形成“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生态格局,打造林城相融、林水相依的生态城市。三是强化城市建设与生态空间融合共生。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科学确定城镇开发边界、开发建设强度,在规划建设中应将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远景开发强度控制在30%。坚持顺应自然、随形就势,起步区规划形成“北城、中苑、南淀”的总体空间格局,建设由郊野生态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组成的宜人便民公园体系,初步实现森林环城、湿地入城,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统筹好城市建设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的关系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新阶段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城市建设要尊重自然、顺应规律,按照生态优先、以人为本、集约高效、宜居适度的原则,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城市宜居、韧性、智慧水平,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作者:王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算法新闻确立权利保护的新模式
下一篇:科学研究要有坐住坐稳“冷板凳”的定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