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面对疫情引发经济衰退、逆全球化等超预期的复杂外部环境,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内部压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内需放在了8项重点工作之首,特别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提高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增加,对于推动共同富裕十分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特别强调,“民营企业要在企业内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构建全体员工利益共同体,让企业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员工”。这旨在打造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通过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管理制度、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鼓励员工持股等多种方式,将提高劳动要素回报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的收益水平。
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要素收入。与城市居民拥有清晰、独立的房产权不同,由于集体土地产权模糊、市场化交易困难,农民难以享受土地及其附着物带来的财产性收入。《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健全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为此,一是全面推进“三权分置”改革,把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使承包地出租流转和资本化更加顺畅;二是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建立兼顾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有效调节机制,通过改革使农民享有共享土地征用增值收益的权利;三是增加其他土地性收入,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同时,可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链接。完善乡村市场体系,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发展现代乡村富民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吸引“鸿雁返乡”、企业下乡,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
加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这个过程既创造巨大需求,也提升有效供给。应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培育城市群和都市圈;以稳业安居为方向统筹深化户籍制度和经常居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有效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纲要》也明确指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为各地进一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解决住房及享受更平等的公共服务提供了制度保障。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障比例较低、保障不足的问题,从群体分析来看,主要是农民工。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2.9亿人,进城务工的有1.7亿人,大部分未纳入城镇社保体系,而他们在户籍地参加的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又不能满足城市工作生活需要。基于此,应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巩固完善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促进低收入者的要素质量提升。生产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对产品的分配方式起决定性作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稀缺度越高的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越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长远之计还是要通过教育使更多的人获得知识和技术,提高自身能力作为生产要素的稀缺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应主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是基础教育方面,既要实现教育硬件资源的公平配置,更要通过倾斜配置、对口援助、提高乡村教师收入、建立学校联合体和智慧学校等方式实现教育软件资源的公平配置,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二是让更多人拥有获得技术性收入的技能,不应让高校培育出来的人才一个样,搭建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立交桥”,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人力资源供给改革的重点环节,努力培养更多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