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运河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江海连通工程,连通西江黄金水道和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为西江内河增加了一个便捷的出海口,为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增加了一条大运能集疏运通道,广西水运物流格局将因此发生重大改变和优化提升。
要实现平陆运河建成后尽早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和西江黄金水道以及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江海联运功能,促进沿江沿河区域社会经济和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平陆运河工程建设的同时,要统筹谋划和推进相关工作,以进一步“激发‘江’的活力和释放‘海’的潜力”为根本遵循,以现代物流基本要求“成本更低、便捷性更强”为具体目标,以提升大吨位船舶重载通航保证率、延伸大吨位船舶通达范围以及提高水运综合运营效率为工作重点,构建西江—运河—海港协调发展的现代水运物流体系。
高标准建设平陆运河,打造新时代运河示范工程
西江黄金水道多年的建设成果及其对广西社会经济显著的促进作用,为平陆运河项目加快上马和高标准建设凝聚了共识,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新时代建设运河工程,要在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经验基础上超越西江,充分认识运河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以及工程效益的长期性,以“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为指导,把平陆运河工程建设目标定位为新时代运河示范工程、历史丰碑工程,运用系统观、时代观和历史观,统领平陆运河建设。
运河建设要用系统思维来统筹和谋划。在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的同时,充分考虑平陆运河建成后运营管理问题,为运河安全高效运行打好基础;同步规划构建高效江海联运体系,为充分发挥平陆运输通道作用完善条件;同步推进运河经济带以及运河重要影响区规划建设和综合开发,尽早发挥通道产业效应。
运河建设要充分考虑时代理念、时代需求、时代特色和时代科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最大限度惠及运河建设区的人民,把运河建设成人民幸福之河;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的不良影响,最大限度发挥对生态的促进作用,打造河清、山绿、景美、万类霜天竞自由家园;贯彻“创新”“绿色”等新发展理念,运用时代新技术、新工艺,构建绿色、低碳水运物流通道。
运河建设要用百年以上长远眼光来设计、建设。过去的时代就是今天的历史,后人视今尤如今人之视昔,当我们钦佩乐道于灵渠、京杭大运河当年能工巧匠的时候,作为今天的水运建设者,遇此难得的历史机会,要力争为一百年、数百年之后的人们也留下令他们钦佩乐道的水运遗产、文化遗产。在遵循船闸设计规范基础上,突破船闸设计水平年思维模式,借鉴国外巴拿马运河船闸和广西西津枢纽一线船闸的建设运营经验,超越船闸使用年限设计规范,建设长寿命运河船闸,增强与运河使用寿命的适应性。
平陆运河建设应充分借鉴西江内河建设开发和国内外运河建设开发经验,充分把握水运发展规律和趋势,突出平陆运河“四大”建设。一是大能力,运河作为新开辟的水运大通道,运输能力要大,运河航道等级要不低于西江航运干线现状和规划发展的航道等级,运河航道和运河船闸等级规模要坚定不移按照船闸双线5000吨级标准、航道5000吨级标准一次性建成方案(简称“双5000吨方案”)推进建设,并且留有扩能提级发展余地,把平陆运河建设成运输能力能满足中长远需求的运输大通道。二是大智慧,在充分吸取智慧西江建设经验基础上,融合时代新技术,建设智慧运河、智慧船闸、智慧船舶,提升运河和运河船闸综合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引领新时代我国水运建设新模式。三是大生态,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把平陆运河建设成绿色、低碳、景美的生态走廊、景观走廊、康养走廊。四是大结合,紧密结合沿海港口、运河港口、西江港口、物流园区等规划建设,实现江海联运高效衔接。紧密结合运河经济带规划建设,从解决工程移民安置、合理利用工程弃渣、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考虑,在推动运河工程建设的同时,以运河为轴,同步推进运河经济带规划建设,打造产业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新型城镇建设示范区,形成“一轴三区”总体功能布局,实现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
对标平陆运河建设方案,高标准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建设,实现与平陆运河“同标”发展
平陆运河建设方案以“双5000吨方案”为核心,为我国内河水运建设创立了新的示范和新的标杆。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建设要对标平陆运河建设方案,以提高大吨位船舶重载通航保证率、延伸5000吨级运河代表船型通达范围为重点,统筹推进六大工程建设,实现与平陆运河“同标”发展。
一是协调推进西江船闸和西江航道通过能力“挖潜”工程建设。采取措施挖掘既有船闸和现状航道的通过能力,这是资金投入相对较少、施工难度相对较小、实施时间相对较短,即可增加船闸和航道通过能力,提升大吨位船舶重载通航保证率的有效途径,边际效益显著。
二是科学研判,有序推进西江繁忙船闸扩能工程建设,解决新的通航瓶颈。西江船闸多年的运行实践经验表明,船闸的设计通过能力和船闸的实际通过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别,由于船舶大型化发展超过设计预期以及船闸运行调度水平提升,大多数船闸的实际通过能力显著大于设计通过能力。
三是分步推进西江骨干航道提级工程建设,延伸3000吨级、5000吨级船舶通达范围。平陆运河的设计代表船型为5000吨级船舶,研究成果表明,5000吨级船舶从事江海联运经济性最强,3000吨级船舶从事江海联运也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比较优势。要以延伸3000吨级、5000吨级船舶通达范围为重点,分步推进西江内河骨干航道提级工程建设。
四是深入推进智慧西江建设,进一步提升西江水运综合运营效率和安全监测水平。经过多年建设,智慧西江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并引领国内智慧航运建设。要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智慧西江建设,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继续深化流域船闸群通航管理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西江水运综合运营效率。
五是以推广节能环保新船建造为重点,深入推进绿色西江建设。在既有经验和基础上,出台政策,全面推广纯LNG等新能源动力船舶,实现内河船舶升级换代,大幅度减少排放;继续推广应用“岸电”以及港口运输及装卸设备“电气化”改造;加大船舶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回收力度等,促进西江水运绿色发展。
六是规划建设西江水上综合服务区,提升综合保障和服务能力。为更好满足新时代船民对美好船运生活的追求,要借鉴长江、京杭大运河等水上综合服务区建设和运营经验,结合西江货流密度、船流密度和船民服务需求,系统规划和分步建设西江水上综合服务区,提升对船舶、船民的综合保障和服务能力,提升船民船运生活品质。
高质量构建江海联运体系,实现江海联运高效衔接
根据当前工作成果,西江货物出海或者海上货物进入西江,需要在北部湾海港进行海船、江船换装联运。要以换装环节少、换装货损低、换装效率高、换装综合成本低为目标,构建高效的江海联运体系,实现江海联运无缝衔接。
一是拓宽沿海航区划分研究。在钦州港进行航区划分研究基础上,把防城港主要作业区、北海港主要作业区纳进航区划分研究范围,开展航区划分研究,为拓宽江海联运作业区选址范围和相应船型研究开发提供基础条件。
二是深化江海联运作业区选址以及作业区平面布置方案研究,高质量建设江海联运作业区。借鉴长江口等江海联运作业区建设经验,深化钦州港江海联运作业区选址和平面布置方案研究,开展防城港、北海港江海联运作业区选址和平面布置方案研究。根据航区划分研究成果和货源、货种、货量以及货物流向,合理确定江海联运作业区选址和作业区平面布置方案,在平陆运河投入运行前,高质量建成江海联运作业区,这是实现江海联运高效衔接的核心。
三是开展西江内河中转港适应性研究,增强内河港口江海联运适应性。运河开通后,西江部分港口将成为江海联运的内河中转港。西江主要港口现状吨位等级普遍为1000吨级至3000吨级,而运河主力船型为5000吨级船舶,要开展西江内河中转港适应性研究,从靠泊条件、吞吐能力、装卸设备、集疏运通道能力等研究分析适应性。对不适应的方面在平陆运河投入运行前进行完善、改造,增强内河港口中转适应性。
四是开展西江现状代表船型从事江海联运的适应性研究,增强江船江海联运的适应性。当前西江内河的主力船型为2000吨级、3000吨级、4000吨级和5000吨级船舶,这些船舶都是从事内河运输。到北部湾海港进行江海联运的适应性,需要结合沿海航区划分研究成果,以及有关航道风、浪、流等情况,从船舶耐波性能、操纵性能、结构性能等方面,分不同的船舶等级开展研究,研究评估不同吨位内河船舶江海联运的适应性以及保证率,必要时采取加强措施,增强江船海港联运适应性。
研发江海直达船型,实现西江内河与我国沿海和东盟等邻国江海直达,助力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个地区是否具备发展向海经济良好条件,影响因素很多,基础条件在于海轮或者特定的江海直达船舶直接通达,大宗物流经济便捷。江海直接通达,和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相比,可以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和货物损耗,大幅度提升运输效率。统计广西最近4年钦州、防城、北海三个海港进出港内贸船舶吨位情况,6000载重吨及以下船舶是运输市场的主流。目前进出北部湾港口群的主要外贸航线为东盟十国中除柬埔寨和老挝之外的八个国家,以及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这些国家和地区与广西沿海港口之间从事运输服务的船舶中,6000载重吨及以下船舶同样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对广西来说,6000载重吨海轮或者江海直达船舶能通达的地区,即具备发展向海经济的基础条件。
平陆运河船闸和航道均按5000吨级标准建设,航道最小水深6.3米,跨河建筑物最小通航净空不小于18米。由于受通航净空的限制,不满足2000吨级及以上传统海轮通航的要求。但经初步分析,具备研发和通航5000至6000吨级江海直达船舶的基础条件,要借鉴广东封开、京杭大运河江海直达船舶研发、建造、运营经验,结合广西产业布局规划和向海经济发展规划,以及货源、货种、货量现状和预测,开展江海直达船舶研究,建造适应平陆运河和西江高等级航道江海直达船舶,直达我国沿海和东盟等邻国,助力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构建西江运河海港铁路物流信息一张网,提升水运物流便捷性和综合运营效率
信息化、大数据是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是提升物流便捷性和综合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努力,西江内河、北部湾海港、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等,均建立了各自的物流运营信息平台,平陆运河也在着手规划建设物流运营信息平台,要在此基础上,整合物流运营信息,形成物流大数据,高质量构建西江内河、北部湾港海港、平陆运河、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运营信息一张网,提升水运便捷性和西江—运河—海港综合运营效率。
(作者为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运河办主任、高级工程师)
(《人民周刊》202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