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

吕 炜 王伟同    2023-03-21 11:09:45    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推动财政制度优化和机制创新,健全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保障机制。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是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的基本状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我们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保障机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一方面,在充分考虑国家财政负担能力的前提下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并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供需匹配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要聚焦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以提高公共服务供需匹配为导向,根据人口规模和结构特征变化带来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公共服务供给类别、数量、结构。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统筹城乡、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提高偏远落后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形成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服务的可及性。

发挥财政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财政是再分配的重要工具,通过税收对收入分配状况进行调节、通过转移支付优化不同区域间的财力配置,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充分发挥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工具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更好发挥税收的收入调节功能。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和监管;深化增值税改革,完善留抵退税政策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市场活力、促进市场良性竞争;健全地方税体系,使地方政府有能力因地制宜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平衡区域间基本财力配置基础上,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提升基层财政保障能力;提高专项转移支付效率,保证资金定向精准投放;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

完善面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财政政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财政在推动经济增长、厚植群众物质生活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根据当前经济形势,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注重“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进一步优化科技领域税收优惠政策,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使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综合平衡、默契配合、统筹兼顾,保持宏观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公共文化领域各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方案,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支出规模和质量,支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体活动举办,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构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财税政策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财政要在生态环保投入、完善绿色发展政策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有力支持生态环保事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二是更好发挥财税政策调节功能。落实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建设等相关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支持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更好地发挥税收对经营主体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引导企业加快绿色发展转型,促进绿色产业发展。三是发挥绿色采购政策的积极作用。合理高效的绿色采购政策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推动绿色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要加快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建立绿色采购引导机制,加大绿色产品采购力度,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建材、绿色建筑发展。

增强财政在提高综合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作支撑。财政在提高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要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财政在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健全现代预算制度,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健全预算执行管理体系,确保财政支出“花在刀刃上”。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财政在扩大内需、稳定物价、带动投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提升抵御风险能力。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深入理解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下一篇:构建协调发展的现代水运物流体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