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关键共性技术作为具备公共品特性的核心技术,在行业和市场应用中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商业化潜力巨大,有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然而,我国在基础材料、高端芯片、工业母机、精密元器件等关键共性技术领域的攻关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近年来,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构建的产学研融通平台相继涌现,各地积极探索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研究院、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等多样的产学研融通平台组织模式。通过集聚整合各类创新要素和互补性资源,大平台组织有效克服了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活动中“组织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问题,降低了技术攻关过程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更好地开展贯通创新全链条、制定国际领先标准、研制重大关键装备等重要攻关活动。
目前,虽然产学研融通平台在科技攻坚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但是在技术攻关的宏观布局和平台的微观实践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从技术攻关的宏观布局来看,不同区域虽然已经围绕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开始布局平台建设工作,但是存在技术攻关方向同质程度高、科技经济融合程度不足、无法有效平衡长远目标与短期效益关系等问题。从平台的微观实践来看,平台创新主体多元、技术攻关知识溢出效应明显,容易引发“搭便车”现象,影响产学研深度协作,不利于成员联合开展重大攻关任务。如何推动建设产学研融通平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强化关键共性技术战略布局,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在当前的科技竞争态势下,国家科技创新工作既需要超前预判,又需要瞄准重点突破领域。我们有必要对比典型国家的领先产业领域,开展技术网络和产业图谱分析,识别出核心产业领域中的关键共性技术,优化资源投入和配置工作。集中分散性资源,解决急迫性、超前性、基础性的技术难题,确保我国核心科技产业处在安全可控的范围。鼓励区域“因地制宜”,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围绕核心产业进行技术路线研判。在人工智能、材料工艺、核心器件、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高端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清洁能源等领域形成特色布局,进而推动产业技术整体升级。
坚持科技产业教育深度融合,发挥创新主体优势。在科技创新重大项目中构建战略科技力量协同的产学研融通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协同。充分调动科技领军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工作的积极性,发挥领军企业在资源配置、人才集聚、核心平台、技术基础等方面的优势。持续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上的引领性作用,聚焦特色学科(群)建设,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供先进知识和理念。进一步协同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投资机构等多方力量,构建科技攻关的创新生态系统,聚集各类创新资源,集中力量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带动整个产业链升级换代,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平台治理架构设计,推动平台高效运转。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等核心主体的牵头引领作用,借助核心主体在解决多边冲突、利益纠纷等复杂问题方面的优势,通过监督和协调机制对技术攻关中的“搭便车”现象进行治理。建立平台成员模块化分工机制,围绕创新链和组织优势确定主体角色。例如,战略性基础研究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主导力量,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以领军企业和国家实验室为主导力量,产品应用和市场创新以企业和投资机构为主导力量。通过开创有序合作的新局面,减少沟通协调成本、缩短技术研发进程,加快平台知识整合和知识创造进程,努力实现突破性创新。
探索平台集体利益共享,激发成员创新活力。集体利益共享是促进大平台成员间长期合作的基础。要围绕创新链不同环节探索设计多类型激励举措,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或者持股平台,通过国家资金投入撬动产业资金进入,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供长期资金保障。为实现“硬科技”攻关,可以按照市场化机制进行利益分配,增强各利益主体技术攻关的动力。设立平台内部开发基金,将平台成员共同开发的科技成果转化获得的收益纳入其中,支持成员持续开展技术研发工作,实现平台可持续运转。对于以国家财政资金为主要投入而开发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可以探索无偿向平台成员单位辐射和推广的方式,充分体现国家战略目标和意志,推动跨组织知识共享。
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实现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公共研发平台作为技术创新实体化运作的重要方式,引导成员投入关键资源,有利于促进不同利益主体达成合作共识。鼓励以平台主导单位为核心,面向平台内部成员和外部广泛的社会力量集聚创新资源,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区域集成攻关大平台、大型实验室等公共研发平台。统筹配置科学仪器设备、重大基础设施、实验数据等创新资源,推动平台内各类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在平台层面开展多元合作。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自组织情境中制造业技术网络机会窗口的涌现:破解中国制造的路径依赖”(717703026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技术创新生态视角下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评测模型构建与预警策略研究”(2022M721742)阶段性成果)
作者:施锦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治理研究中心);朱凌(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