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强调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消费是社会大生产的起点,也是终点,是连接生产、流通、分配的关键环节,也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近年来,我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以消费为主导的内需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我国消费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业态日益丰富,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巩固。但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消费发展水平仍有差距,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有待增强,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有待提升。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需求潜力仍需从多方面发力。
提高居民收入,做实做细分类化差异化增收措施。因群施策,针对不同收入阶层、不同职业性质的群体,特别是农民、因疫情失业人员、困难群众等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群体,实施分类化、有差别的增收措施。在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方面,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业经营性收入;通过流转土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股份合作、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盘活宅基地资产、加大农民就业培训指导力度等方式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加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拓展金融产品投资渠道,加强投资者教育,促进居民储蓄资金转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对于疫情中受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者等群体,加大财政纾困力度,给予适当税费减免、消费补贴等优惠政策,稳住服务消费市场主体和市场预期,促进稳增长稳就业。对于低保对象、未参保失业人员等生活困难群体,扎实做好基本生活保障等民生救助工作,完善快速响应、便捷高效的民生咨询联线机制,确保社会保障兜好民生底线。
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统筹谋划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构建高效联动的产业创新网络。在科技赋能和消费升级双侧驱动下,抓住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以绿色、健康、休闲、智能为特征的新型消费热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向高端迈进。服务消费是扩大居民消费的主要领域,要着力在代表消费升级方向的教育养育、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医疗保健、养老、体育等中高端服务消费需求上扩容提质,形成新的增长极。提高土地、资金、劳动、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加速引导市场资源流向创新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部门,优化产品服务供给质量和供给结构,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效能,促进供给和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创新消费业态,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场景。适应后疫情时代消费场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要求,利用各类新技术,培育拓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宽线上商品零售、“互联网+”服务渠道,推动产品和服务“联网”“上云”。以建设国际和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培育建设新型消费载体,如文旅融合特色商圈、夜经济商圈、会展中心、休闲旅游度假区、亲子研学基地等富有特色的地标性消费场景。
优化消费环境,强化产品服务质量监管机制。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各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标准体系。善于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监管效能,以消费者事后满意度测评结果为导向对商户进行评级或排序,依靠市场化手段实现动态监管,倒逼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服务质量。加强消费者维权体系建设,确保消费投诉举报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切实改善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构筑起安全放心优质的消费环境。(尚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