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在开发利用中传承非遗

2023-01-30 20:16:24    经济日报

飞针走线,一件件刺绣灵动秀美;转动泥坯,一个个陶器呼之欲出……2021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支持地方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目前,已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有力带动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和增收致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非遗有了更广阔的展示舞台。在展示精美地域特色、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节庆文化产品的同时,一些非遗资源被转化成可变现的具体产品,蹚出了一条文化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路子。因此,乡村振兴要用好非遗资源,尤其要建好非遗工坊。

做好资源普查。我国非遗资源灿若星辰,广大乡村是优质资源的富集地。但由于时代变迁等因素,不少非遗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这就需要文旅等相关部门进行非遗资源普查,全面掌握非遗分布、存续、特色、价值等情况,建立档案资料体系。如近十年来,宁夏全面开展非遗调查工作,明确境内资源5600多项,并出台法律规章,将非遗保护和传承纳入法治化轨道。而且,通过资源普查和系统梳理,可选取比较优势明显、从业人员较多、市场认可度高的项目建设非遗工坊。

加强产品转化。从产业角度来说,要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生产力。这其中,非遗工坊可以发挥重要的催化作用。因此,需发挥好“非遗传承人”等手工技能骨干的引领作用,满足手工技能专业化、产业化发展需求,重点扶持编织、刺绣、剪纸等主要产业,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此基础上,以非遗工坊为核心,建立手工技能示范基地,形成“工坊+基地+企业”的发展格局。

拓展使用场景。非遗资源是历史的见证和延续,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运用而留存到当下的文化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因此,要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由乡村向城市推广,由文化向旅游、商务、交通等领域拓展。非遗工坊要紧紧抓住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魂魄,打造适合现代应用场景的IP产品,保证非遗精髓不流失,让广大群众更好地消费文化产品。

如今,文化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因此,要做好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工作,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将非遗工坊做实做精,加大传统工艺产品供给,让非遗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拓兆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加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