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食物消费结构逐渐发生变化,主食在食物消费中所占比重日益降低,副食比重逐渐上升。主食主要从耕地中产出,而副食则可以从森林、草原、江河湖海中获取,其来源更多样。近期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这既是有效利用国土资源、缓解耕地资源压力的主动选择,也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食物消费需求,有助于实现食物供求平衡。
顺应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应在更大空间向更广领域拓展食物来源。将不同类型的土地配置在最适宜的用途上,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提高国土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升食物保供能力。目前,个别地方地类之间的转换较为频繁,比如,将最适宜生产粮食的优质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将生态脆弱区的林地和草地等开发成难以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边际耕地。这样一来,优质耕地减少会降低粮食产能,而边际耕地的增加并不能有效增加粮食产出,反而推升了食物供给成本。
践行大食物观,可以从技术、制度、管理等层面着手,确保不同类型土地稳定产出多元食物。应摸清国土资源“家底”,完善基础数据库,明确各地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评估其适宜性,为高效利用国土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应完善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基本草原等保护制度,确保不同类型土地用于最适宜的用途。大食物观的重点是粮食,基础在于耕地。必须确保优质耕地用于粮食生产,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草原是畜产品的重要来源,只有贯彻好基本草原保护制度,才能更好供给畜产品。林地、湿地、水源等保护同样重要,需完善落实相关制度,保护好优质林地、湿地与清洁水源,避免其转变为不适宜的土地类型。
从管理层面来说,应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综合治理,避免为完成耕地保有量、草地保有量、林地保有量等指标而频繁占补。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高食物供给能力。
此外,还需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果土地使用者只顾追求短期效率,不合理耕作,那么土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将会下降。一旦超出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阈值,其恢复难度加大,治理成本增加,生物多样性、供给食物的可持续性都将受到影响。应高度重视土地生态系统平衡,通过有序实现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增强其自然循环恢复能力,提高土地生态系统对优质食物供给的保障能力。可以通过发放补贴、发展生态产业等方式使土地资源使用者从土地生态系统平衡中获得更多收益,促进其平衡效率与可持续性,持续生产优质食物。(郭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