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是一个家族的性格特征,也是家庭内部的道德规范。家风正则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良好的家风教育,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基础。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家庭规模越来越大,导致城乡文化、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挑战。如何在城市家庭不断壮大的今天,加强良好家风教育是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些认识。
将传统家教融入义务教育
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了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动,城乡家风文化传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受到明显的冲击。人们在进行家风教育时,总结传统家风教育经验的同时,也应积极思考如何将新时代精神融入家风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将传统家教融入义务教育,契合社会发展。
家庭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修身,而这样的目标要求并不是简单地灌输,而是通过包括家风在内的道德文化形式实现对人的熏陶感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发挥这么强大的作用,除了本身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还在于中华文化实现了民族性与大众化的统一,尤其体现在价值观层面实现了家、国、天下的统一,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需要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面资源合理配置融合,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有机结合起来,随着时代变化开展家风文化教育。
培育与法治相适应的德育体系
新时代的城市家庭教育,就家庭层面来说,应更加重视对孩子进行正能量的教育;就学校层面来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小学阶段可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定期聘请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开展讲座;就社会层面来说,要规范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提升培训质量。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终能重塑家风。
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家庭教育理论体系和研究团队。实施全国统一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工程,建立家庭教育指导者资格认定制度;教材和产品开发要着力于家庭教育基本问题和家长基本职责,强化面向大众的硬件投入,搭建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平台。改善家庭风尚和社会风气,光靠社会舆论、宣传教化、公共谴责及个体内省是不够的,缺乏确定性、强制性和权威性,因此还需要法治的跟进与保障。作为社会治理和社会规范的两种基本模式,法治与德治应双管齐下、相辅互补。当前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调国家治理现代化,亟待把现代法治精神和理念融入道德建设中,培育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的道德教育体系。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城市家庭还是乡村家庭,凡是符合道德的善行总能得到褒扬,坏的行为受到惩戒,失德者总是逃脱不了法律的惩罚,那么,良好的家风和民风就会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
创新开展城市家庭良好家风教育
加强城市家庭良好家风教育除进行有效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热情支持、家庭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之外,还需要创新良好家风教育的方式方法。
文化引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作用。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德育教育,而德育是需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这就需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振兴民族的重要力量源泉。
榜样引领,发挥道德模范的先锋作用。道德模范具有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从现实情况看,城市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城市生活社区之中、奉献于社区,在社区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正能量的主体。身教胜过言传,道德模范的直接作用成为群众尊老爱幼的带动者、城市社区文明的引导者,他们用美德、温情和善意,既温暖着小家庭又建设着幸福美好的大家园。发挥道德模范的先锋作用,对涵育城市文明家风有积极作用。
故事引领,发挥“道德讲堂”的作用。打造道德讲堂平台,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讲家风故事为主要内容,深入城市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等向广大学生和家长讲家庭故事。用朴实的语言、鲜活的实例,为广大群众“传经送宝”,传承良好的家风,引导人们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使其成为城市家庭开展家风教育的主阵地。
家长引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如何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有效地家庭教育,组建“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引领开展家风教育是关键的一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由这些观念导致的各种错误行为。家长学校可以教育引导父母:一切教育要从根本做起,做事先做人,就像树要有根才能长树干树枝和树叶,才能枝繁叶茂。因此,组建家长学校正确引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对传承和发扬城市家庭优良家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系广西高端智库研究成果,作者系广西社科联常委、广西社会道德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