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家风 > 正文

“程门立雪”背后的家风故事

2023-02-27 14:53:15    《福建好家风》

杨时(1053—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福建将乐人。宋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曾任工部侍郎,拜龙图阁直学士。师从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倡道东南,被尊为“程氏正宗”“闽学鼻祖”。

杨时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对家庭的教育,更体现了特有的理学家风。

雪寒侍立传佳话

杨时29岁时,同游酢一道拜程颢为师,元丰八年(1085年),程颢去世,杨时与游酢为了深入研究理学,又一同拜程颢之弟程颐为师。

有一次,杨时遇到一个不明白的问题,就和游酢一起向程颐请教。时值隆冬,大雪飞扬,程颐正在瞑坐,两人不敢惊动,站在门外静待。程颐既觉,见二人侍立,说:“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二人出门时,地上积雪已有一尺。这就是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其中所体现的杨时尊师重教、笃诚尚学的精神,迄今仍被杨氏后人作为家风传承下来,奉为圭臬,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仇英《程门立雪图》

 

俭以养德重立志

杨时十分注重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一日杨时问长子杨迪:“我给你取名迪,字遵道,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迪说:“迪,就是开导的意思;遵道,就是遵循孔孟之道嘛。”杨时听了点点头说:“不仅如此,我也希望你传承和弘扬二程理学,效法圣贤,幼而学,壮而行,做一个于国于民有用的人。”杨迪听从父亲的教诲,饱读诗书,立志成为经世济国之才,后来考中进士,官至奉议郎。

 

杨时与杨迪画像

 

杨时提倡“俭以养德”的家风。一次午饭,小儿子杨造看见饭桌上的青菜豆腐,就放下筷子不想吃。杨时问他:“古圣贤是如何对待吃住的?你能把那句话背出来吗?”杨造嗫嚅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杨时说:“你能背出来,很不错,可是你有没有照着去做呢?你不是吃不饱饭,而是嫌没肉吃,跟君子相比,是不是差了一大截?”

接着杨时又讲了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继而对杨造说:“你才几天没吃肉,怎么就耐不住了呢?”杨造听了低着头,大口大口地吃起饭来。

 

杨时手迹

 

杨时又把家里人召集在一起,立了条家规:

三餐饭蔬,不论脆甘酸苦,只要是可以吃的,就不可有所偏好。衣服鞋帽,不论布料粗细,只要合身,就不许挑挑拣拣。所处房屋,尽管简陋,只要还能居住,就应安居乐业,不要羡慕别人雕梁画栋。故山田园,先祖遗留,应该守其世业,不可增营地产,侵犯他人利益。

杨时这一义方之训,日后为儿孙所遵循,世世相传。

启发开道在说理

对孩子犯的错误,杨时基本采取引导说理的方法。一次,四子杨适在玩耍时不小心撞破了一个水缸,吓得赶紧躲开。

杨时询问时无人承认,便对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孔子的学士子张问孔子怎样做事才能处处行得通。孔子说,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坚定恭敬,即使在边远国家,做事也行得通。说话不忠实诚信,行为不坚定恭敬,就是在本乡本土,也行不通。只有时时记住“忠信笃敬”这四字,才能让自己到处行得通。于是子张就将这几个字写在衣带上。衣带旧称“绅”,这就是历史上“书诸绅”的故事。

 

杨时像

 

杨时讲完故事后说:“现在你们照孔子的话想想,自己的言语忠信吗?行为笃敬吗?”杨适听后含泪向父亲承认了错误。杨时不但没责怪反而高兴地说:“孩子,你打破的是水缸,捡到的是金子啊!”

杨时的五个儿子,全都荣登科甲,孙子也多有高中进士者,曾有人赞扬他比《三字经》上讲的窦燕山还更胜一筹。

家风评述

杨时的“理学家风”启示我们要崇德、尚学、修身、俭约,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这种启示永远不会过时。(供稿:三明市纪委监委)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挖掘徽商家训的现代价值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