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中核矿业科技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生态环境部、财政部、国防科工局等国家部委主管单位,相关学会协会、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的代表及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由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整合而成。此次会议既是对中核矿业科技65年来在科技创新、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经验的总结,也是共同研讨交流新时期新阶段发展思路的机会。
中核矿业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闵苹在开幕式上致辞,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杨景龙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叶国安,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牛玉清等知名专家围绕我国核燃料后处理技术发展、我国铀矿采冶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科研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REPC)高质量高融合新模式等议题做了报告。
会上发布了中核矿业科技在65年的发展历程中十项重要成就:精炼出我国第一块金属铀锭,为第一颗试验原子弹提供核原料;创建了我国铀钍镭湿法冶金技术体系,承担全国所有铀矿的工艺研发和工程设计;开创了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的中国研究,推动天然铀产业重大转型升级;打造了数字化铀矿山,实现“千里之外、一屏掌控、一键采铀”;开创了放射性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中核方案”;海水提铀入选中国科协2022年度十大前沿科学问题;铸就了核工业工程咨询金字招牌;打造了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卓越品牌;打响了中核集团科研院所改革“第一枪”;弘扬以杨承宗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入选了全国教育基地名录。
会上还发布了中核矿业科技“两高两化13863”发展战略,打造“高质量+高融合”发展模式,做好“专业化+产业化”业态布局,横向实现各业务领域专业化高效协同发展,纵向提升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产业运营的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能力,以助力中核铀业“333”战略目标和中核集团“三位一体”奋斗目标的实现。
中核矿业科技数字化采冶创新团队、海水提铀创新团队、海瑞格成果转化团队、"“一带一路”海外科研服务团队、河北省科工系统创新工作室5组创新团队进行了交流发言。
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曹述栋希望中核矿业科技充分发挥改革优势,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新时代“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瞄准铀资源开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技术创新、组织模式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当好改革“排头兵”。(中核集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