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12月25日,湖北鄂州多位网友发视频称,鄂州城区路面因洒水车洒水而结冰,出行路上遇到多起包括汽车追尾、翻倒、撞护栏、电动车摔倒等交通事故。对此,鄂州市城管委工作人员表示近期天气暖和,扬尘比较严重,就进行了错峰洒水作业,没想到早上突然降温。
查气象信息,事发当日鄂州市最低气温在7时,为-0.9℃,正是市民出行早高峰时段。也就是说,当地城管部门冬天洒水作业,确确实实对老百姓的出行造成了困扰,甚至直接威胁到城市的交通秩序和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实属不该。
当地城管部门以“气候突变”来为自己辩护,其实也并不能成立。气候变化,骤冷骤热,或许有偶然性、突然性,但却恰恰不具有私密性,而是一种公共知识。
一个地方第二天的气温如何,应该是每个人都关心的基本常识,也是每个人都能轻松获取的公共信息。作为城市运行的重要支撑部门,城管委安排傍晚洒水,难道就不查查第二天的气温吗?
此外,当地以“降尘治污”的名义,在大冬天洒水,也不明智。为了降尘,就可以让汽车溜冰吗?为了治污,就能无视公共安全了吗?
治理大气污染不是一个什么都能装进去的筐,更不是一块遮掩管理粗放的遮羞布。如何精准治理污染,如何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民众生活的打扰,值得有关城市管理者深思。
近年来,洒水车在寒冷的冬天“坚持”洒水,导致路面结冰进而发生交通事故的事件屡见不鲜,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一件小事、一场“误会”,其实不然。
无视气象条件,强行在寒冬洒水,暴露出来的其实是一些地方管理者的盲从现象。相关管理者难道不在路面上行走吗?难道就不知道天冷洒水路面会结冰吗?知道了还去干,只能说明在一个封闭的体系里,很多指令的运行缺乏必要的反馈机制。
如此冷冰冰的行政方式,貌似严厉,实则并不可取。其所损害的,不仅仅是民众的切身利益,还有政府的形象。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人、把温度摆在第一位。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龙之朱)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