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科目三”爆火,一个文化传播的样本

2023-12-26 13:14:55    光明网

前不久,“科目三”爆火,这股热度至今还在发酵。在国内的短视频平台,其话题播放量达到了近120亿;同时“科目三”也火到了国外,社交平台上几乎随处可见各种肤色的外国人跳着“科目三”。

“科目三”,据说始于广西某婚礼现场多人欢歌起舞的场景。之所以叫“科目三”这个名字,也有人认为这是广西人人生中要经历的三场考试:一是唱山歌,二是嗦米粉,三就是“跳舞”,于是就用了驾照的比喻,将之称为“科目三”。这种“出身”奠定了“科目三”的基调——一种来源于生活、民间的创造,它是无意的,但效果又是出乎意料的。

“科目三”之所以爆火,一个无法绕开的因素是短视频的捕捉。这种原本在广西寻常巷陌不难见到的场景,在镜头的聚焦之下,在人们有意识地观赏之下,其文化意蕴被深层次发掘了。率真的快乐、自然的歌舞,像极了一种最本质的艺术流动——“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人们通过短视频平台以时空压缩的方式见证了“艺术的诞生”,一个民间自发的创造,被赋予了意义,也形成了潮流。

更令人寻味的,是“科目三”火遍了全球,成了全世界的一个社交符号。在国外社交平台上,“科目三”被写成了拼音的“kemusan”,这是一个不存在的单词,也说明了“科目三”这个语言本身近乎不可翻译。但这段舞蹈却是共通的,几乎所有文化背景的人,都能迅速领会这个舞蹈的意义,感知到某种快乐,并不自觉地跟随。

当然,在网络上对“科目三”也不乏种种讨论。比如当人们称之为“文化输出”的时候,有人觉得这个形式似乎不够“高雅”“有格调”。但有两个案例,或许可以作为一种雅俗辩证的参考。

一个是12月15日,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在《天鹅湖》谢幕时跳起“科目三”,让现场气氛再次达到高潮;另一个则是有位网友23日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传统京剧《辛安驿》中丑角在表演中加入了十几秒“科目三”的脚和手部动作,台下有观众心领神会地哈哈大笑。

无论人们对这种形式的嫁接如何评价,但至少从现场观众来说,这种混搭的舞台效果颇好,人们献上了真诚的掌声,也发出发自肺腑的笑声。或许这种情绪本身,就有超越形式的意义。雅俗分野在这一刻已经不再那么重要,新鲜的、接地气的当代创造,可以快速形成一种对话空间,人们可以通过这种创造迅速捕捉到一个信号——我们是在有意识地互动,我们共享同一种文化语境。这种传播效果本身,比纠结于雅俗的教条定义更有意义。

从这个角度看,“科目三”爆火,不失为一个文化传播的样本。“科目三”不仅是一种舞蹈,它更传达了某种来自中国社会基本面的情绪与色彩:它是欢快的也是淳朴的,它来自广西也属于世界。我们也不妨期待类似“科目三”这样的创造更多一些,也走得更远一些,为中国和世界的对话创造更大的平台。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敢作善为抓落实
下一篇:加快释放“以竹代塑”市场潜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